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2025年在线访谈 / 正文
2025年在线访谈

2025年6月18日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你相约《保山阳光政务》

访谈日期:2025年6月18日11:05-12:00

访谈嘉宾:王亮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莹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 陈 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产资源储量科科长; 华小梅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确权登记科科长

访谈简介: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线《保山阳光政务》节目,节目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保障民生”为主题,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建设工程规划、不动产登记”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并回应了百姓关切。

文字直播
  • 【主持人】

    关注热点难点、回应百姓关切。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的是由保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保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融媒体直播访谈节目——《保山阳光政务》,我是主持人志媛。

  • 【主持人】

    我是主持人志清

  • 【主持人】

    今天来到我们《保山阳光政务》直播间的是: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4位嘉宾。他们将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保障民生”为主题,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建设工程规划、不动产登记”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参与节目互动,并提出您的问题或意见建议。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五县(市、区)自然资源局的有关同志,也在线收听、收看节目,并做好了回复大家咨询的准备,欢迎您参与到节目当中。

  • 【主持人】

    本期节目,市政府网站、调频FM98.7保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保山新闻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同步直播。您在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还可以参与节目实时互动,我们的直播热线是:3037987(重复),你也可手机搜索“保山新闻网”微信公众号,进入屏幕右下方的“看直播”,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参与问政。

  •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电波和视频来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直播间的4位嘉宾,首先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亮亮,王副局长您好!

  • 【嘉宾王亮亮】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听众、网友们,大家好!我是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亮亮,非常高兴通过“保山阳光政务”在线访谈这个平台与大家沟通交流。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各位观众和听众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节目,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 【主持人】

    今天一起来到我们直播间的还有3位嘉宾,也请他们分别来和朋友们打声招呼,问个好。

  • 【嘉宾张莹】

    大家好!我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张莹。

  • 【嘉宾陈聪】

    大家好!我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产资源储量科科长陈聪。

  • 【嘉宾华小梅】

    大家好!我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华小梅。

  • 【主持人】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落实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及省、市工作要求,发展壮大“三大经济”的战略部署要求。《保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批实施,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首先,我们请王副局长来为大家解读?

  • 【嘉宾王亮亮】

    好的。《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重点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打造兴边富民示范区、文化旅游胜地。一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规划》立足保山自然地理格局特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区,细化基本功能分区,细化叠加功能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底线约束,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格局。严格保护耕地,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优先保护坝区及周边缓坡永久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形成“两区三带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全市划定耕地保护面积383.6189万亩(下达耕地保有量383.59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82.8333万亩(下达保护任务282万亩)。严格保护生态空间,系统提升生态功能,构建“一屏三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筑牢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市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647.94平方千米(高于下达任务4637.42平方千米),占市域国土面积的24.38%。促进集聚发展,构建“双心引领、两组集聚、多点支撑、四廊联动”的城镇空间格局,全面强化市域中心城市隆阳的综合功能、市域副中心城市腾冲的旅游及开放服务功能,增强人口、产业集聚优势资源和辐射带动能力,落实保山城镇圈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隆施昌城镇组群、腾龙城镇组团发展,联动中缅、孟中印缅、沿边城镇等发展廊道,推动隆施昌一体化、腾龙一体化建设,构建规模合理、协调有序的五级城镇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园区空间,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全市共划定城镇开发边界213.0177平方公里,扩展倍数为1.293倍。二是统筹保障重大项目空间需求。《规划》在“三区三线”划定中统筹协调交通、水利、能源、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空间需求,将2305个重点项目纳入规划予以保障。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着力建设跨越发展新保山,在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走在前列。落实全省做强滇西城镇群要求,为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提供空间保障,落实保山建设滇西辐射中心要求,全面建设山水田园栖居宜人、历史文化独具魅力、开放创新动能强劲的绿美保山,将保山打造为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文化旅游胜地。三是加强区域协调,提升开放合作能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强化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对外开放交通支撑,构建国际互联互通大通道,构筑通往缅甸方面的昆明-大理-保山-缅甸国际运输链接通道。以猴桥口岸为载体,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积极推动保山—密支那(缅甸)跨境旅游线路建设。促进与滇西城镇群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加强生态共保共治,强化高黎贡山生态保护区,推进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强化高黎贡山生态保护区,推进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推进“三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构建省域西南大通道节点城市,推进区域交通通道建设,强化州市间产业协同,推协滇西产业协调发展,完善滇西现代服务业功能。推动区域旅游错位发展,打造滇西文旅新高地。引导兴边富民示范区,维护边疆稳定,依托猴桥口岸,形成岸腹联动、互联互通、“口岸-廊道-腹地”沿边空间发展新格局,形成“2个国家美丽边城+4个沿边特色乡镇+11个边境幸福村”的兴边富民示范区(腾冲、龙陵2个国家美丽边城;猴桥、滇滩、明光、木城4个沿边特色乡镇;麻栎社区、木城社区、老满坡村、花椒村、自治社区、鱼塘垭口村、猴桥社区、括联族社区、乌木寨村、胆扎社区、轮马社区11个边境幸福村。)

  • 【主持人】

    刚刚听了王副局长的介绍,让我们对《保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为我们保山市绘就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意义重大。在王副局长刚才的介绍中,提到了“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它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那么,《规划》是如何划定“三区三线”的,“三区三线”的管控方面又要注意些什么?请王副局长来为大家介绍。

  • 【嘉宾王亮亮】

    好的。我先解释什么是“三区三线”:它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3类区域,以及对应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3条控制线,“三区三线”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内容,是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我们将结合规划实施,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3条控制线管控。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不断健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稳定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严格实施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分级管理。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前提下,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行动,云南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制定了10种有限人为活动清单目录,将守边固边国防设施、抵边村庄建设必要基础设施、绿道索道等旅游基础设施、航道码头等航运基础设施纳入有限人为活动清单。同时严格国家重大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用地审批,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落实各级人民政府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三是强化城镇开发边界对城镇建设发展的空间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引导城镇建设用地向城镇开发边界内集中,促进城镇集约集聚建设。城镇开发边界内,各类建设活动严格实施用途制度,加强与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控制线的协同管控。城镇开发边界外不得进行城镇集中建设,不得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不得规划城镇居住用地。同时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严格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主持人】

    我们了解到,除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外,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也在加快推进,请王副局长为大家介绍详细的进展情况。

  • 【嘉宾王亮亮】

    好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保山市构建了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是规划编制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总体规划层面,保山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已于2024年5月28日获省政府批复;全市5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获批实施;全市76个乡镇(街道)规划均已完成编制,正在按程序审查。通过市县乡三级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撑。详细规划层面,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产业园区详细规划编制成果草案已完成公告,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待审核批准后,详细规划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以及开发建设、整治更新、保护修复活动提供法定依据。村庄规划方面,落实全国首创“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840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已完成审查、审批,纳入省、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作为村庄规划管控范围内各类用地规划符合性审查的依据,实施“看、审、办、督”全过程在线管理。专项规划层面,保山坝区规划、生态修复规划、消防专项规划等重大专项规划已批复实施,省级高黎贡山地区专项规划已批复实施,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地方层面区域性专项规划。研究制定《保山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目录清单》,将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纳入清单管理。“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形成,构建了法定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二是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取得积极成效。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从2019年开始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实施监督系统,按照全省“1+16”建设模式,建成了保山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全市经依法批准的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都将纳入该系统,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贯通,对整个国土空间实施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目前系统已整合了住建、林草等部门的现状、规划、管理、社会经济4大类数据。通过“一张图”系统建设,为跨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信息基础支撑,提升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力。三是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落实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等一序列政策文件,为规划实施管理、建设用地审批、促进行业发展等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四是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自然资源系统坚持“多规合一”,落实集约节约、绿色安全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坚持结合保山实际、因地制宜,从规划编制审批、监督实施、信息技术、通用基础等方面入手,落实省级制定发布的20余项规划技术标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不断建设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监督实施,真正把高标准的国土空间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画卷。

  • 【主持人】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和人类活动影响,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市已进入汛期,作为主管部门之一你们是如何应对汛期存在风险的呢?采取了那些措施?取得了那些成效?

  • 【嘉宾王亮亮】

    为有效防范地质灾害风险,自然资源系统和气象局合作建立了长期部署、中期防范和短期应对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机制,遇到极端气象条件时,启动加密预警,主动开展地质灾害的风险研判。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实施全面管控。汛前全覆盖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积极发现新的隐患点,掌握已知隐患点变化情况,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清单化管理,发现一点,列管一点,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向群众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隐患告知书。2025年以来,共安排2088名监测人员、3297名巡查员对全市所有在册的132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3277个风险点进行全年在岗监测。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预报制度,利用媒体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在608处重点隐患点实施雨量自动监测报警,建成2545台监测预警设备实施全天候监测,做到人防技防相结合。2025年以来发布48次III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二是坚持快速响应,完善救灾机制。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制定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报告、响应、救灾程序和职责,定期组织各层级演练。2025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应急演练805次、参加人数20318人,开展宣传培训92次、参加人数10668人。共派出专家组562个(1582人),排查巡查隐患点6153个、处置隐患点19个,利用地质灾害监测管理系统平台及时处置监测预警信息2214条。在今年“龙舟水”强降雨期间,共组织紧急避险转移213户549人,成功预报隆阳区“5.29”瓦马乡岩脚村小崩嘎组滑坡,避免人员伤亡8人,受到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通报激励。三是强化项目治理,着力消减隐患。自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上级共下达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1.2亿元,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12个,其中已终验308个、正在实施47个,实施搬迁避让项目470个,已完成搬迁441个、正在实施29个。通过工程治理、避灾搬迁和其他防灾减灾工作措施的实施,共消除地灾隐患点986个,保护了14.38万余人、51.67亿元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主持人】

    大家知道,云南矿产资源丰富,有着“有色金属王国”之称,那咱们保山矿产资源的情况是什么样呢?请陈聪科长为我们介绍一下。

  • 【嘉宾陈聪】

    好的,主持人。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70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57种的44.6%,探明资源储量列入云南省储量统计管理的矿种有37种,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15种;其中11种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前三位。有矿床(点)947处(大型12处、中型60处),有能源矿227处、金属矿327处、非金属矿393处。主要矿种的分布特点为:硅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昌宁县大田坝-柯街一带、龙陵县龙新-象达一带;有色金属主要集中分布于腾冲、隆阳核桃坪、隆阳西邑、龙陵勐糯等地。南红玛瑙、黄龙玉(玉石)是我市特有的矿种,玛瑙矿主要分布于隆阳区杨柳、瓦渡、板桥、金鸡等地;黄龙玉主要分布于龙陵小黑山一带;铁矿主要分布于腾冲市北部、隆阳区北部。截止2024年底,全市共有持证矿业权300个,其中探矿权124个、采矿权176个。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我市重点围绕康养理疗、特色小镇、休憩旅游、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设置探矿权88个、采矿权185个。“十四五”以来,全市出让矿业权70个,累计成交金额3.29亿元;矿业权出让收益收入7.6亿元。

  • 【主持人】

    我们知道,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地热资源,是发展温泉康养旅居的重要资源,在今年保山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聚力打造‘旅居保山’新品牌,擦亮‘温泉喷涌·浴在保山’新名片,把保山打造成世界级的温泉康养旅居胜地”。我们在地热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做了哪些工作?

  • 【嘉宾陈聪】

    我市地处滇藏地热带,地质构造独特,断裂构造发育为地热水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地热资源在全市5县市区均有分布。温泉以自然出露为主,全市辖区内中型及以上地热区15处,共有地热水点292处,温泉水富含多种有益元素,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45度以上的热泉约占地热水点总数的40%,其中:90度以上沸泉5处,分别是腾冲热海、腾冲荷花、腾冲腊幸、腾冲新华硝塘和龙陵邦腊掌。根据地热资源分布情况,我市在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规划设置了70个地热矿业权,其中探矿权25个、采矿权45个,按照行政区划分,隆阳区18个,腾冲市15个,施甸县10个,龙陵县14个,昌宁县13个。围绕推动温泉康养旅居产业发展的目标,去年以来,保山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新增地热资源量630万立方米/年;完成地热矿业权出让17个(10探7采),成交金额612万元。为贯彻落实保山市“温泉康养旅居”调研座谈会相关要求,构建“温泉+医疗+康养”复合业态,打造典型温泉康养示范项目,依法推进地热矿业权出让、规范地热管理秩序,我局组织各县在前期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温泉资源底数和开发利用现状等,进一步对全市地热情况进行调查。将地热资源作为第五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重点研究内容,持续推进地热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保护利用。

  • 【主持人】

    我们记者在前期采访中,也关注到一些市民对咋们的地质灾害气象有一些问题,第一个他们关心的问题是这样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的获取途径是什么?是不是雨停了,危险就解除了吗?

  • 【嘉宾:王亮亮】

    获取保山市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通过政府官网(比如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山市气象局、保山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预警信息。二是气象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通过保山华云气象公众号发布联合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三是通过手机短信向市民发送预警信息。地质灾害发生往往具有滞后性,强降雨期间及雨后5-7天是山体滑坡、崩塌的高发期,广大群众要深刻认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严禁擅自返回住处,经评估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返回。居民返回住处后,要密切留意山体变化情况,严禁擅自清理房前屋后的土方及水沟,严防发生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如遇危险,第一时间组织撤离。

  • 【主持人】

    王副局长,我听说在地质灾害防灾过程中,有一种说法叫“搬床行动”?那什么是“搬床行动”?

  • 【嘉宾:王亮亮】

    “搬床行动“又可以称为“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住高不住低”避险法,通常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生地区生活的群众,下雨了就要从楼下搬到楼上住,从靠近山体的后屋搬到离山体较远的前屋住,对家中床铺位置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地质灾害发生时为自己争取到更多逃生时间,特别是夜间突发地质灾害时为自己获取救命时间。

  • 【主持人】

    还有的听众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铅锌矿采矿权开采过程中资源量发生重大变化,并发现了伴生铜,储量报告应在哪里申请评审备案?探矿权可否增列开采砂石土类矿产?

  • 【嘉宾:陈聪】

    探矿权转采矿权,采矿权变更矿种,采矿权变更(扩大或缩小)范围涉及矿产资源储量变化,油气矿产在探采矿期间探明地质储量、其他矿产在采矿期间累计查明矿产资源量发生重大变化的(变化量超过30%或达到中型规模以上的),以及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的,应当编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申请评审备案。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通知》(云自然资规〔2024〕2号),省自然资源厅负责省级管理矿种(含主矿种、共生矿种、伴生矿种)或按规定应由省级负责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因此,您咨询的情况需要到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办理评审备案。关于探矿权增列矿种这个问题,《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自然资规〔2023〕6号)规定:除协议出让等特殊情形外,矿业权一律按照《矿业权出让交易规则》(自然资规〔2023〕1号)规定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竞争出让。《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3〕4号)规定:探矿权人对勘查区域内除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等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直接出让采矿权的矿产外的矿产资源开展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无需办理勘查矿种变更(增列)登记,所以探矿权不能增列砂石土类矿产。

  •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问题清单”环节。来听听我们听众提出的问题。

  • 【问题录音】

    我看到网上说矿产资源规划以5年为1个周期,每隔5年编1次规划,那么规划的探矿权、采矿权能不能调整?如果可以调整,又该如何调整?

  • 【嘉宾:陈聪】

    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州(市)县两级矿产资源规划调整规则》的通知》(云自然资矿保(2024)141号),在不突破本地采矿权控制数等的前提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对勘查开采规划区块,也就是对规划的探矿权、采矿权进行调整。一是依据中央或省级财政出资勘查项目成果,或地方财政出资勘查且该项目成果纳入新一轮找矿行动成果统计,确需新增或调整规划区块的。二是为满足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用矿需求,确需新增或调整规划区块的。三是自然资源部和省政府有明确要求,需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等进行局部调整的。主要的流程分为3步:调整论证、上报审查、成果入库。勘查开采规划区块调整原则上1年可以集中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第三季度。省厅对各地上报的规划区块调整方案数据库成果统一上图入库。同时,我市将于下半年启动“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工作,如果有关单位或个人有划定勘查开采规划区块的建议,欢迎向自然资源部门提交区块名称、矿种、面积、坐标和设置依据等信息,我们将组织专人复核,符合规定的区块纳入规划后,按程序投放矿业权。

  • 【问题录音】

    我家的房产证是老式的,我想问一下老房产证、土地证一定要换成新的不动产权证吗?不换的话,旧证格有法律效力了?

  • 【嘉宾:华小梅】

    这个问题我来解答。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不变不换”是基本原则,只要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没有发生转移、内容没有变更、没有设定新的抵押权等权利负担,旧证也没有损坏或错误的,现有房产证、土地证继续有效,权利不变动,证书不更换,旧证、新证同时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以下这些情况下,需将旧证换成新的不动产权证:发生不动产权利变动时:买卖/赠与/互换房产:当将房子卖给他人、赠与他人或与他人互换时,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时,必须收回旧的房产证和土地证,向新的权利人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继承房产:继承人办理继承登记时,旧证会被收回,换发新证。办理抵押登记(贷款):用房产抵押向银行等机构贷款时,在办理抵押权设立登记时,旧证会被收回(或备注),并颁发新的不动产权证书(通常会在证书上注明抵押信息)和不动产登记证明(给抵押权人)。办理变更登记时:权利人信息变更:如姓名、身份证号更改(需公安证明)。不动产状况变更:如房屋翻建、扩建、分割、合并导致面积、结构等发生变化(需规划许可等)。旧证遗失或损坏时:如果旧的房产证或土地证遗失、污损、破损无法使用,需要申请补发/换发时,补发/换发的就是不动产权证书。旧证信息存在错误或需要更新时:如果发现旧证记载的信息有误(如面积、坐落、权利人姓名等),需要申请更正登记,更正后通常会换发新证。

  • 【主持人】

    在上周三各媒体平台推出预告后,我们收集到很多网友的留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些留言。

  • 【主持人】

    首先,来看一看农村宅基地审批的相关问题留言。

  • 【网络留言】

    我想申请一块宅基地,应如何办理?

  • 【嘉宾:王亮亮】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通知》(云政办函〔2022〕51号)共有5个程序:一是村民申请。填写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后以户为单位向村民小组提出宅基地建房申请。二是村民小组讨论和公示。村民小组收到建房申请后,及时组织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并在本小组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不低于7日,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自收到建房申请表10日内提交村民委员会审查;公示有异议且异议成立的,自收到建房申请表10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未分设村民小组的,村民可直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由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在本村范围内公示。三是村民委员会审查。村民委员会收到建房申请后,按要求组织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用地四至、用地地类以及是否征求相邻权利人意见等情况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自收到建房申请表10日内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查未通过的,自收到建房申请表10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四是乡镇人民政府审批。乡镇人民政府收到建房申请后,及时组织联审,填写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审批表。未通过联审的,乡镇人民政府自收到建房申请表1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通过联审的,按照是否涉及农用地转用2种情形进行办理。1.不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建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自收到建房申请表20日内,核发«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通知村民委员会在本村范围内公告。2.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建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自收到建房申请表15日内,将农村宅基地建房农用地转用申请报县级人民政府,并抄送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收到农村宅基地建房农用地转用申请15日内完成审批并通知乡镇人民政府。取得农村宅基地建房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乡镇人民政府5日内核发《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通知村民委员会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未取得农村宅基地建房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乡镇人民政府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五是乡镇人民政府验收。房屋竣工后,村民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验收申请。对符合要求的,自收到验收申请15日内,出具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验收意见表;不符合要求的,指导督促村民进行整改,直至符合验收要求。通过验收的,可向当地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

  • 【主持人】

    接下来看一看保山中心城区个人建房审批的相关问题留言。

  • 【网络留言】

    保山中心城区个人建房审批执行哪个文件?具体内容是什么?

  • 【嘉宾:张莹】

    目前,保山中心城区个人建房审批执行《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保山中心城区危房拆除重建、老旧房屋修缮加固及零星地块建设控制的意见》(保政办规〔2024〕1号)文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适用范围。在保山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危房拆除重建、老旧房屋修缮加固及零星地块建设审批。危房:指经隆阳区人民政府组织认定为需拆除重建才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房屋。零星地块:是指在保山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具有合法权属、占地面积小于(等于)15亩的国有建设用地。老旧房屋:是指经评估鉴定可以通过修缮加固消除安全隐患的房屋。第二部分是审批层级。1.危房拆除重建和零星地块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后管理:主城区、保山产业园区范围  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乡镇组团范围由隆阳区人民政府组织区级部门审批。2.老旧房屋修缮加固:由隆阳区人民政府组织区级部门审批管理。第三部分是明确了5类不允许建设的情形。1.拟建项目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的,包括用途不符合规划功能定位的;地块位置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市政道路、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线、河道蓝线及河道规划控制、文保紫线、净空保护、油气管道及化工园区安全控制范围等管控要求的;按规划退距后地块不具备建设条件的。2.已被纳入政府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范围的。3.拟建项目用地范围存在违法用地行为或违法建设尚未整改到位的。4.土地权属有争议尚未解决的。5.依法不允许建设的情形。第四部分是明确了规划管控要求。1.危房认定。隆阳区人民政府按程序组织认定。2.管控标准。隆阳区人民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制定。目前,市级制定了《保山中心城区危房拆除重建及零星地块建设审批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对建房具体管控指标进行了细化,规范了建设规模、层数、占地面积、建筑退距、建筑风貌等内容。3.已批未建、拆迁安置户、因灾户、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等其他特殊情况管控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一是高度重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属于不允许建设情形无法审批建设的:由隆阳区人民政府采取保障性住房中组织房源、对房屋进行修缮加固等措施保障安全。二是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保障房屋质量安全。隆阳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按照批准内容建设,保障房屋质量安全。

  • 【网络留言】

    目前保山中心城区个人建房审批情况如何?危房拆旧建新具体审批程序是什么?

  • 【嘉宾:张莹】

    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中心城区民生建房问题,截至5月底,自2022年以来共受理办理484户危房拆除重建和国有土地零星建设审批,在审批过程中针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并提出解决措施,不断提升审批效率和质量,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回应群众诉求,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危房拆旧建新程序:经隆阳区政府认定的危房户(由区级经认定、公示后统一上报),项目地块若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使用政策,具备合法土地权属,与近期拆迁计划、项目建设计划无冲突,可以按程序到相应的审批部门办理。刚才提的“相应的审批部门”:即第一个问题讲的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刚才也讲到过,与规划冲突等5类是不允许建设的,可以采取修缮加固或者保障房等方式保障住房安全。

  • 【主持人】

    好的,感谢各位嘉宾的介绍。节目的最后,我们请王副局长对今天节目进行一个总结,并代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全市人民作出公开承诺。

  • 【嘉宾:王亮亮】

    我代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干部职工,向广大市民承诺,我们将围绕“两统一”,切实行使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勇于担当,积极工作,着力实现规划为民、资源惠民,为保山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主持人】

    再次感谢今天走进直播间的各位嘉宾和参与节目的朋友。如果您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继续拨打热线电话3037987(重复)进行反映,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志媛、志清代表编导粟洪静、监制谭立群,感谢您的收听、收看!再见。


非访谈时间,请于正式访谈时间内发言。
谢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