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紧扣区域发展战略,以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目标,从资源整合、产教协同、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等维度系统推进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
保山正实现把“工厂”搬进学校,让“课堂”扎根企业,用 “校企共生”模式破解“学用脱节”难题,让学生从“校门”到 “厂门”无缝衔接,让职业教育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保山市召开202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
三维发力夯根基,
分层建设让职教 “立得稳”
保山跳出“一刀切”发展误区,以“梯度培育、精准滴灌” 思路筑牢职教根基,让每所院校都找到“成长坐标”,每个专业都踩准“产业节拍”,每支师资都扛起“育人重担”。
保山共有5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高职院校、2所本科院校。其中:保山中等专业学校、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从实训设备更新到教学管理升级全面“对标领跑”;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和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属省级“双优”学校,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属省级国门示范学校,龙陵职中、昌宁职中聚焦“省级示范校”建设,把山地农业、乡村旅游等区域特色做成“拳头产品”;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还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获外交部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资质。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剑指“双高”院校,以中医药康养专业撑起高等职业教育“领头雁”角色。

2025年保山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暨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3年内,保山累计引进专业教师30余人、银龄教师3人,5所中等职业学校均成立校办企业并开展实体化运行。截至目前,全市职业教育共有教职工1600余人,在校学生32000余人。
依托鲜活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保山根据产业升级需求及时优化课程设置,让专业跟着产业 “转”、人才围着需求 “走”,实现校企供需端“同频共振”。2025年,保山撤并淘汰一批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停办一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实习实训条件差、与办学定位明显不相符的专业,累计撤销49个专业、停止招生9个专业。其中,保山中专学校和腾冲一职校分别保留10个左右传统专业,建好3至5个特色专业和5个以上优质专业;施甸县、龙陵县和昌宁县职业学校分别保留 6个左右传统专业,建好2至3个特色专业和2个以上优质专业。
产教协同育英才,
校企联动让职教 “活得火”
施甸职中的 “悦膳花园”里藏着最鲜活的实训课——51亩的餐饮基地既是“网红餐厅”,也是学生的“实操课堂”。学生戴着工牌以“准员工”身份参与运营,从食材采购到菜品烹饪全流程上手;企业厨师转身当“教师”,把“火候把控”“成本核算” 等实战经验揉进教案。截至目前,基地已接待3000余人次研学,学生毕业即可独立掌勺、管理门店,就业率超 98%。
这种“校办企业反哺教学”的模式,让“课堂学理论、基地练技能、企业验成果”形成闭环,真正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良性循环。“在悦膳花园,我系统掌握了标准化烹饪流程和成本控制方法,学会在高压环境下通过合理分工保持菜品质量。基地的企业化管理,也让我提前适应了餐饮行业的快节奏,能快速解读客户需求、了解健康饮食趋势,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施甸县职业高级中学中餐烹饪专业学生陈光美说。
据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正卿介绍,目前全市5所中职学校已与100余家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建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62个、企业学院6个、产业学院8个;成立保山市产教融合促进会,推进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6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其中,保山中医药产教联合体纳入教育部培育项目,咖啡、石斛产教融合共同体列入省级培育计划;已开发咖啡、烹饪、珠宝玉石、美容美发等专业10余套校本教材,龙陵县职中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成为省级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职业教育与本地产业“手拉手”,让人才培养真正“接地气、有底气”。

咖啡生产与加工专业课。
双轮驱动拓格局,
文化赋能让职教 “走得远”
保山把职业教育当作“文化容器”和“开放窗口”,让滇西技能从“国门”走向南亚东南亚,让职教既有“乡土味”又有“国际范”。
滇西技能“走出去”闯市场,保山正持续扩大职教“朋友圈”。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保山职业教育“随企出海”:保山中医专先后与德国、泰国、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瑞士、缅甸等国家的9所院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培养留学生181人,为德国输送护理及康养人才8人,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期,2025年起招收国际学生并开办国际班;5所中职学校与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龙陵县职中成为省级国门示范性学校,腾冲一职校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获外交部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资质。“保山技能”正成为一张亮眼的“国际名片”。



如今,保山正加快构建“1225”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落实 21 条综合改革措施,让职业教育既“扎得深”又“长得高”。2024年,在省级技能大赛中,保山斩获一等奖16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58项,其中6个赛项获全省第一名,获奖情况创历史新高。
未来,保山职业教育将继续以“强基、赋能、拓界”为路径,让更多年轻人凭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为滇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能”。
文:杨 茜 图:保融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