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保山动态

保山的绿水青山咋成了金山银山的→

发布日期:2025-11-19 13:05     来源:保山发布      点击量:

近年来,保山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家园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卓著,被国家林草局评为“2024年全面推行林长制激励表扬市”。

高黎贡山与怒江峡谷。杜小红 摄

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夯实

保山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重大工作日程,贯彻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措施和任务,完成了包括高黎贡山、龙陵小黑山、昌宁天堂山、腾冲北海湿地等12个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工作,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保护地体系建设。

各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完善联合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保护了95%以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生物生态资源。特别针对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对14条鸟兽类监测样带、7条(个)两栖爬行类监测样带(点)、5条鱼类监测样带、3条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样线持续开展物候观察、环境要素监测,探索出“社区共管、影像保护、近地保护、生态移民、走廊带保护”5种管护模式,构建起“资源巡护、森林防火、跨境合作、科研监测、智慧防护”的生物生态安全“管护网”。腾冲北海湿地管护局布设32个生物多样性监测点位,重点对鸟类、鱼类、莼菜群落、湿地植物群落及外来入侵物种开展监测。龙陵小黑山管护局布设监测样地17个,开展植被、兽类、鸟类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监测。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高黎贡山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敢于担当,履职尽责,集中开展了“清风行动”、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耕地林地图斑整治、耕地找回等专项整治行动,强有力地震慑了各类生态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生物生态安全保护实效。

全市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禁食野生动物决定,注销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许可315户,补偿资金3321.6万元;组织实施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停伐两大保护工程,推进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已纳入国家空间布局和“十四五”规划中进行组织实施。

全市还重点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高山草场保护。目前,全市湿地保护率提升至53.09%,比2019年提高12.08个百分点;草原保护不断加强,隆阳区香柏场草原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及草畜平衡制度,草原生态条件不断改善,被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名单,完成全市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澜沧江畔的阿背寨梯田。吴再忠 摄

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筑牢

高黎贡山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南半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我国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因其“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殊格局,被世界动植物学家誉为“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世界物种基因库”等。国家层面在开展该区域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是保障该区域生物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保护高黎贡山典型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促进该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黎贡山地区生物生态安全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加强高黎贡山地区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的方案,2021年3月,省委领导率队到高黎贡山沿线调研,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历史责任,坚决保护好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牢牢守住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当前,全省已正式启动高黎贡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暨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保山市高度重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全力配合国家和省开展创建区本底调查、边界划定、总规编制和高黎贡山地区及国家公园管控分区范围确定等工作,制定保山市加强高黎贡山地区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的贯彻措施,加强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筑牢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与此同时,保山市围绕怒江流域的怒江峡谷及怒山峰峦保护带,澜沧江流域的碧罗雪山、博南山、罗岷山保护带等全面细化措施,实施具体保护。重点推出了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隆阳区香柏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项目、昌宁天堂山“生态旅游重点保护区域”等建设项目,对全市辖区内的整个生态屏障带实施科学考察、合理利用与高效保护。

腾冲云峰山云海。刘正凡 摄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得以巩固

保山市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以林长制为统领,守护绿水青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在城镇面山、干热河谷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治理方面,持续抓好营造林项目的实施,厚植保山绿色底蕴。在森林、草原和湿地等重要生态资源管理方面,完善森林、草原、湿地、保护地、公益林、天然林停伐保护等制度建设和管护机制。同时,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林草案件的发生。

以兴林富民为目标,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坚果产业和林下经济两大产业,以此助推乡村振兴。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压实各级各部门防火责任,强化管控措施和保障措施,坚决杜绝扑火安全事故的发生。向上争取林地定额,依法做到“应批尽批、能批快批”,为全市重大及民生领域建设项目提供要素保障。

围绕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目标,全市以腾冲市林业碳汇为试点,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以能源结构优化为目标。近5年来,完成营造林107万亩,义务植树1400万株,森林覆盖率超60%;新增新能源投产并网装机88.25万千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以绿色运输与企业创新为抓手,推动绿色运输稳步发展,促进多家企业绿色创新成果实现增收转换;强化水源地保护,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力争把保山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