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保山动态  >  正文

保山动态

保山:向内发力 向外拓展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日期:2024-01-19 15:53     来源:保山广播电视台      点击量: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亲临保山腾冲时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四年来,保山牢记嘱托,聚焦党的创新理论“谁来讲”“怎么讲”“在哪讲”,在人才队伍、话语体系、宣讲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下功夫,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入人心。

“要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是要讲好和顺故事,讲好我们的奋斗、爱国故事,把这些故事讲给我们的下一代……”在古色古香的和顺图书馆里,新年第一期“和顺讲堂”开讲了,主讲人和当地群众围坐一起,用“接地气”的语言,共同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

腾冲市和顺镇居民李艳说:“今天我们来听了老师的讲座,内容生动形象、不枯燥,我们也听得进去,我觉得今天还是比较有收获的。”

“邀请不同的专家、学者到‘和顺讲堂’来进行专题讲授,创新开办了‘大众哲学大家说’这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以小见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让普通群众能更易于接受。”腾冲市和顺镇党委书记普亚增介绍说。

为了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和顺还在古镇里打造了“能行好”哲院,让红色研学旅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我第一次在古镇里面见到有专门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哲院,我觉得特别新颖,能看到很多我们党的历程、发展,很多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别鼓舞人。”游客刘朔说。

腾冲市和顺镇党委副书记杨朴说:“能让大家来这里坐一坐、看一看、谈一谈,在这里,他们或许会遇到一本喜欢的书、认识一种精神、记住一句话,我们就是成功的。同时也希望党的创新理论能够跟随着游客的脚步走向四面八方。”

此外,和顺镇还充分发挥艾思奇纪念馆宣传阵地的作用,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示艾思奇的求索之路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馆内新增了3D文物展示柜、数字瀑布、电子书等智慧化技术,增强了互动性、学习性、体验感。2023年进馆人数28万多人,艾思奇纪念馆成为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活动的重要打卡点。”腾冲市艾思奇纪念馆馆长伯雁婷介绍说。

通过向内发力,向外拓展,和顺镇从多层面多维度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腾冲市和顺镇党委书记普亚增说:“通过镇志和乡刊,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心中,用好用活和顺图书馆、艾思奇纪念馆、家风文化长廊、政德大道、‘能行好’哲院等一系列的红色教育载体,真正发挥和顺古镇侨乡、文化、历史、旅游等各方面的资源向外拓展。”

四年来,保山市组建专业宣讲队伍191支,选拔理论宣讲人才4000多人,开展“走基层”宣讲活动22590余场次,受众达214.2万人次,在媒体开设《理响保山》《就是这个“理”》专栏,打造覆盖城乡的理论宣传媒体矩阵,刊发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理论评论文章和学习心得体会730余篇,创作文艺宣讲作品600余件,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千家万户。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显洪表示:“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强对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研究,弘扬他所倡导的将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培育一批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大众化、通俗化宣讲,让群众一听就明白就是这个理、就是这回事、就要这么做,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