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昌宁初步建成全球最大秃杉种质资源收集库

发布日期:2024-09-20 09:15     来源:保山发布      点击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昌宁县西山国社合作林场参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承担的云南省2021年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主要用材树种种质创制及造林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秃杉高世代遗传改良课题工作,在秃杉二代育种园、子测林建设及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嫁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全球最大秃杉种质资源收集库。

这两天,在昌宁县西山国社林场苗圃基地里,林业专家、基层林业科技人员正带领植树工人按照家系育苗布置图核实家系号,对移栽的树苗进行管理养护。

“为了进一步加强秃杉的遗传改良程度,我们在全国各地优选了168株秃杉优树的种子,在西山林场开展育苗工作,并营建秃杉子测林。”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王庆华说。

据了解,秃杉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有林中“活化石”之称,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和缅甸北部自然分布,自然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昌宁县在西山林区已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秃杉无性系种子园300亩,并获得无性繁殖技术新突破。

昌宁县西山国社合作林场场长赵军介绍:“昌宁县1980年在西山林场就成立了全国首个含40个优良单株的秃杉无性系初级种子园;2022年起开展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实验,现已经配制出180个组合的种子并播种育苗;2023年我们完成了88个家系的子代测定林营建和205株二代优良单株嫁接;2024年又完成67个家系的子代测定林营建。”

目前,通过秃杉高世代遗传改良项目实施,已选育出家系良种6个,种源良种3个。

“我们计划把秃杉所有分布区的种质资源都收集到这个地方,收集后通过杂交、子代测定,建立更高层次无性系种子园,进行良种生产,提高秃杉大径材人工林的蓄积量、生长量,为我们国家的木材安全作出贡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王庆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