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昌宁:集聚林草人才力量 奏响生态文明乐章

发布日期:2024-12-10 17:14     来源:保山先锋      点击量:

近年来,昌宁县依托当地丰富林草资源,以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成果转化为有力抓手,持续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围绕重点产业,抓实林草人才引育。昌宁县聚焦林草行业急需紧缺型人才,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林草人才队伍。2021年以来,公开招录林草专业技术人员15名,用好用活“1+1+1”人才帮带培养机制,将“传帮带”融于工作学习全过程,助力新进人员成长成才。柔性回引西南林业大学辉朝茂教授专家团队,探索甜龙竹优良种质资源发掘、高效培育和产业化开发之路,将甜龙竹打造为助农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成立鲁定伟等专家工作站,围绕核桃、澳洲坚果、林下经济等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林草一线人才队伍力量不断充实。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林草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72人。

充分借智借力,创新开发林草资源。昌宁县积极“走出去”向上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邀请技术团队赴昌考察调研,为林草资源繁育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建议和专业指导,推动昌宁林草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秃杉高世代遗传改良项目为契机,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深入合作,目前已在秃杉二代育种园、子代测定林建设以及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嫁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全球最大秃杉种质资源收集库。联合西南林业大学竹类研究团队共同培育“云甜1号”甜龙竹国家级良种并建立保护繁育基地,持续提升甜龙竹良种化和标准化水平,2023年,昌宁县被认定为“中国甜笋之乡”,选育的“云甜1号”甜龙竹被国家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为良种。

突出人才效用,赋能生态文明建设。昌宁县积极为专业技术人才搭建实践平台,注重挖掘个人潜力,按照人岗相适原则,让人才活力得以释放。选派27名“三区”科技人才和16名科技特派员,按照“专业特长、就近服务、提高效能”的原则分别到10个乡镇,25个村(社区),21个企业开展培训指导,重点开展核桃、澳洲坚果、甜龙竹等实用技术培训,带出一批“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乡土人才”,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注重科技研发及学术成果转化,“昌宁1号红椿优良家系林木良种”“昌宁勐统西南桦母树林种子林木良种”等成果获省级审定,“昌宁1号尖齿木荷优良家系林木良种”等成果在林业生产中作为林木良种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