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阳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多发。今年以来,隆阳区已历经10轮强降雨天气,持续性强降雨的叠加效应导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显著上升。面对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隆阳区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筑牢地质灾害防御安全防线。
截至目前,已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起,有效保障了71户257名受威胁群众生命安全,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020万元。
以防为主,构建双重防控体系。及时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以来全区共制定防灾减灾方案及应急预案383个。充分运用“人防+技防”监测预警手段,构建区、乡、村、组、监测员五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落实乡镇(街道)、村组责任人及监测员701人,开展宣传培训34场次,参加培训6556人,开展应急演练270次,参加演练6496人。
建立应急联合值班机制,实施24小时领导带班与专人值班制度。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今年以来,累计出动巡查人员465人次,排查隐患点4282处,整改风险问题52个,共派遣专家组175个,出动专家366人次,协助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开展应急调查91次,出具调查报告46份,指导处置91处隐患,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避为保,完善应急避险机制。严格执行“1262”精细化预报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成立预警研判小组,动态发布雨情信息140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34期。通过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短信提醒、地质灾害监测员和巡查员入户等多种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全面覆盖。充分发挥152处专群结合的斜坡单元监测点作用,健全预警响应机制,严格遵循“预警—响应—处置”闭环流程,保障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有效应对。截至目前,隆阳区共预警143个隐患点,发出预警信息1341条。严格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设置67个临时避险点,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577户2468人,着力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避险体系。同时,建立“报灾有奖”机制,激励群众积极参与险情上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防灾格局。
以治为要,实施分类精准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隐患,隆阳区采取差异化的治理策略。对威胁较重的隐患点,优先安排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历年来全区共争取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61个,搬迁避让项目91个涉及1054户,共争取国债资金2712万元。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采取监测、预警、管控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落实专人监测、遇险转移等,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