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县区动态

昌宁:“六个强化”筑牢防汛安全线

发布日期:2025-11-13 11:15     来源:昌宁发布      点击量:

2025年汛期以来,昌宁县主动作为,多管齐下,采取“六个强化”措施,全面筑牢防汛安全线。截至目前,已平稳应对多轮强降雨,牢牢守住了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构建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确保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到基层。压实网格员责任,按照5户农户1个网格员的模式,对自然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厘米”。

强化隐患排查,加强风险管控。全方位、无死角地开展汛前、汛期检查,重点检查防汛抗旱责任制、组织机构、物资队伍、度汛预案、通讯设施、报汛预警设施、值班制度等落实情况。汛前、汛期县防办共组织开展防汛督查检查2轮次,共发现各类问题92个,整改完成92个,整改完成率100%,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防患于未然。

强化演练培训,提升防灾能力。组织各乡镇防汛相关人员开展自然村防汛准备工作规范化建设培训1期28人次,各乡镇结合实际依托村民小组会、户长会等会议开展防灾减灾、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防汛相关知识培训178期5764人次。13乡镇、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组织1401个自然村、24个山洪灾害点、327个地质灾害点开展全覆盖转移避险演练1轮次,参与演练人数120546人次,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应对汛期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强化监测预警,深化会商部署。气象、水务、自然资源部门根据气象分析,适时发布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预报预警。今年以来,全县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150期、地质灾害预警51期、产生山洪预警81次。根据气象信息,结合降雨和灾害实际适时开展会商,分析每一轮强降雨雨情、水情、汛情,研判防范应对措施,有力防范应对每一轮强降雨。共组织防汛会商分析研判12次,印发《防汛工作提醒函》9期。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抓实抓细灾害防范和应急响应工作。

强化精细预报,响应联动机制。各防汛重点行业监管单位认真落实好“1262”工作机制,实现属地、行业监管部门双叫应,确保预警信息直基层一线,各行业部门共制定与防汛“1262”机制相匹配的工作机制7个。严格落实转移避险,汛期县气象部门共发布12小时精细化预报服务发布358期、6小时精细化预报服务发布139期、2小时精细化预报服务发布20期,推动防汛力量前置,全面提升防汛工作的科学性与主动性。

强化应急值守,做足抢险准备。全县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强降雨期间党政主要领导轮流到各级指挥部值守指挥。汛期县防办电话抽查调度各乡镇、村(社区)、地灾点、山洪区、水库等值班值守情况17轮次。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县住建局共储备防汛应急物资110种,计22054件。全县共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16支378人,县级3支(综合应急救援队60人、消防救援局26人、森林消防中队25人,乡镇13支265人),并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升队伍应急抢险救灾能力,为提前防范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