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种群增至10余个,数量增至300余只!昌宁开展调查监测保护黑颈长尾雉取得实效

发布日期:2023-04-07 08:40     来源:昌宁新闻网      点击量:

在经历了3年多时间的保护后,昌宁县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已由开始监测时的不足10群近200只,增长到现在10多个种群300余只。

据了解,黑颈长尾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稀少。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贵州西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和泰国。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将其评估为易危(VU),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评估为易危物种。

昌宁县江边国有林场位于昌宁县城以东,主要分布在珠街乡、耈街乡和漭水镇,总面积4712.8公顷,江边林场地跨澜沧江水系,林区山高林密,最高峰阿依山海拔为2841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最低河谷为澜沧江面,海拔1240米,高低悬殊1600米左右,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老君山片区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之一的黑颈长尾雉就分布在这一区域。

此前因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致使栖息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加之黑颈长尾雉自身繁育能力低,种(居)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在不断减少,在开展监测和保护前,种群数量不到10个,数量也仅有约200只,所以掌握其栖息生境、种(居)群数量状况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保护需求,林场作出了开展黑颈长尾雉的调查监测评估,通过监测促进保护的举措。

2020年以来,江边国有林场在辖区内先后安装了15台红外线摄像机,重点对林区黑颈长尾雉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拍摄到大量黑颈长尾雉活动影像,黑颈长尾雉出镜达70%以上,为研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

据江边国有林场场长杨文良介绍,黑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江边国有林场老君山、利东山片区3万多亩国有林区内,每年3月至7月是黑颈长尾雉频繁活动的时期。根据这一特点,林场在黑颈长尾雉的活动区域加大了监测力度,以监测促保护,通过重点区域监测实施重点保护。通过监测可以发现,目前黑颈长尾雉繁衍能力逐步提高,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在林区不仅可以经常看到黑颈长尾雉成鸟活动的身影,也常可以看到雌鸟带着数只幼鸟在林区内漫步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