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隆阳:做好“账房先生” 算好群众“增收账”

发布日期:2023-04-23 14:36     来源:保山广播电视台      点击量:

近年来,隆阳区基层党员干部努力做好"账房先生",积极落实"政策账"、摸清"村情账"、谋划“产业账”、活用"土地账",想尽千方百计为农民群众算好了“增收账”,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隆阳区瓦房乡党西村地处高寒冷凉山区,山高坡陡,土地稀缺,十年前,贫困发生率高达60%左右。而今天,全村288户当中有80%的农户从事肉牛养殖,肉牛存栏超过1200头,昔日的最穷村变成了最"牛"村。

隆阳区瓦房乡党西村村民田志洪说:“做了个小笔记本,大概哪个月卖了几头,卖了多少钱,我心里要有个数,比如一月份的时候,卖掉一头,卖得12060元,三月份卖了两头,卖得了21800元。”

undefined

一家一户的小账本汇集起来就是全村产业发展的大账本。乡党委、村党支部带领群众一起摸清"村情账",谋划“产业账”:缺水少田无法发展种植业,那就大力发展养殖业;山高坡陡无法实现集中规模化养殖,那就取长补短,让牛圈上山、肉牛上楼;传统饲养的本地小黄牛卖不起价钱,那就抓住扶持项目和贴息贷款的东风,更换为受市场青睐的西门达尔肉牛。把这几笔账算清了,党员带头干,群众努力干,到去年底,仅肉牛养殖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17000多元。

隆阳区瓦房乡党西村村民田志洪说:“现在我们的收入增加了,因为我们把路子找准了。”

“增收账”不能只算眼前,更要算长远。今年初,党西村的党员干部又带头算起了"土地账",在有限的土地上试种新型料草,让肉牛既能吃饱更能吃好,让养殖户的收入再上新高。

党西村在隆阳西,鲁图村在隆阳东。与党西村不同,鲁图村有土地,但在三年前,鲁图村的土地因为零星分散,被称为"补丁地"、"口袋田"。

隆阳区西邑乡鲁图村村民杨洪号说:“原来我的土地有4.8亩,分成8块,最小的一块只有2分,在土地确权的那个图纸上,只有指头大小,连我的名字都写不下。”

undefined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很多土地也撂了荒。重新算一笔"土地账"势在必行。鲁图村抓住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的机会,结合烟草部门的帮扶,由村合作社将全村可用耕地统一流转,集中开发,零星散乱的贫瘠土地变成了整块连片、通水通路的高标准农田。

“每亩在过去的基础上增收400至500元,在耕作上,没有实施之前是大机械进不了地块,实施了之后,大拖拉机可以进地块耕作,耕作成本降低。”隆阳区西邑乡鲁图村党总支书记王学春介绍。

鲁图村的"土地账"妙就妙在"一地两租、一地两季"。大春季的烟叶种植属于精细活、力气活,有经验的烟农大户向合作社租用土地种植烤烟;小春季的蔬菜种植属于粗放型,既不耗时也不费工,即使是留守家庭中的老人也可以租上几亩土地,种植蔬菜。精打细算的“土地账”,带来的是群众收入的“增收账”。

隆阳区西邑乡鲁图村党总支书记王学春说:“第一份就是土地租金得到保障,第二份是给种烟户打工,工钱得到保障,第三份是我们的烤烟结束后可以种蔬菜,青豌豆又有一份收入。”

undefined

在隆阳南面的潞江镇新寨村,这里的“土地账”是按海拔计算的,海拔1000米左右的区域种植精品小粒咖啡,海拔800至1000米的区域种植冬早蔬菜,海拔600至800米的区域种植热带水果。

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 2022年底统计我们咖啡产值在1.2亿元,蔬菜在2500万元左右,水果在1300万元左右。”

undefined

2022年,隆阳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接近15000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5%以上。乡与乡有差异,村与村大不同,一笔看似简单的“增收账”,背后是广大"账房先生"想尽千方百计的努力。希望乡村一线能有更多具有"一口清"本领的"账房先生",带领群众一起做好“增收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