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腾冲:引凤回巢,助力腾飞

发布日期:2023-04-27 14:44     来源:保山先锋      点击量:

近年来,腾冲市聚焦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需求,多渠道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建立完善腾冲在外人才联络机制,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深耕在外乡贤人才资源“沃土”,靶向聚焦各类在外人才,回引广大人才“智汇家乡”、干事创业。

盘活资源,建立健全在外人才信息库。打好“亲情牌”、念好“引才经”,与腾冲籍在外各类人才建立有效的沟通与联络方式,全面及时掌握在外人才的最新消息。对在外优秀人才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利用各个渠道对在外人才做到应统尽统,确保信息真实有用,全面掌握在外优秀人才基本信息,尤其是腾冲籍或者有腾冲成长、生活、工作经历的各类人才、在外侨眷侨商及腾冲籍在读大学生,建立“腾冲籍在外优秀人才库”和“腾冲籍在外大学生信息库”,每年由市人才办进行更新完善,组织开展各类人才回引活动,加大政策宣传和项目推介,积极引导和鼓励在外优秀人才带信息、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带成果反哺家乡建设,目前数据库共有各类在外人才3514人,在外就读全日制本科生10556人,硕士研究生387人,博士研究生63人。

搭建平台,设立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探索到上海等腾冲籍在外人才较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成立人才工作联络站,让腾冲籍在外优秀人才推介腾冲、“返乡话腾”,为腾冲事业发展汇聚人才、引进项目,推动开展“乡贤”智力服务腾冲行动。依托保山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成立驻沪人才工作联络站,同时聘请9名首批“高级招商引才顾问”,架设了腾冲和外地商协会、外地客商联系沟通的桥梁,吸引广大腾冲籍在上海及周边省份优秀人才、以及有志于助力腾冲发展的市外优秀人才,为腾冲发展建言献策、穿针引线、铺路搭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周仲国博士、省肿瘤医院杨祚璋专家分别与腾冲市人民医院签订建站协议,云南省中医医院姜丽娟教授分别在腾冲中医医院和固东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专家工作室,返乡行医,回报桑梓。建站期间,专家将定期回腾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医疗技能培训等智力服务活动,助力提升腾冲医疗卫生系统人才培养及科研水平。

高位推动,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依托,大力开展在外干部返乡智力服务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建立联络站,村级建立联络员,组织架构完善健全。各村(社区)认真梳理在外人才信息和回乡干部信息,通过制发一封公开信和向单位发出邀请函,广泛动员在外干部回乡规划家乡,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积极对接在外公职人员、乡贤能人、外出经商人员、致富带头人等相约齐聚、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建言献策,服务家乡发展。2022年,腾冲市高标准推进9个省、市、县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组建完成166个村庄规划编制组,健全乡村两级“干部规划家乡”联络站,2000余名干部响应组织号召回乡参与村庄规划,提出规划意见建议2600余条。9月,获省级2021年度“干部规划家乡”以奖代补100万元,猴桥镇猴桥社区村庄规划入选全省优秀村庄规划典型案例。

积极对接,回引高层次人才回乡献智。紧扣“引人才、用人才”两个关键,积极对接在外高层次人才,回引有志于助力腾冲发展的广大腾冲籍在外优秀人才,反哺家乡,为腾冲发展建言献策、穿针引线、铺路搭桥。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生超教授、原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必志专家等腾冲籍在外优秀人才代表一直以来积极支持家乡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人脉资源,助力家乡振兴。杨生超教授先后担任腾冲市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腾冲市腾药研究院特聘专家,同时代表云南农业大学与腾冲市人民政府、云南润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在腾冲投资建设林下中药材种植的项目合作签约;黄必志专家积极推动腾冲肉牛产业研究院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同时担任保山市腾冲肉牛产业研究院名誉院长。各位“乡贤”群策群力,为家乡产业发展助力添彩。

加强沟通,鼓励大学生实践返乡助力。积极联系广大在外学子,为他们搭建增长才干的实践平台,为学子回乡搭建桥梁,树立正确就业观、把准自身职业发展定位、储备工作经验,用“青春梦”托起“家乡梦”,助力家乡建设。做好返乡大学生人才“蓄水”储备工作;建立了腾冲籍在校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3个信息子库,扎实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及时推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动态信息,让广大青年学子“知腾冲、爱腾冲、留腾冲、建腾冲”。2022年以来,共招募300余名在读大学生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社会服务工作,服务时长达8.5万小时,各乡镇(街道)、部门共表扬优秀志愿服务个人30余人,腾冲团市委表扬13人,7人获保山市级表扬,并积极推报省级优秀1人。

多方联系,推进“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大力开展“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强化农村带头人培育,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建设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三农”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积极引进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并将部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社区)“两委”中,确保人才有施展本领的广阔天地。通过前期摸排,将复原退伍军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休干部等人才全部纳入信息库,发扬“三顾茅庐”精神,对名单上的人员一一进行查访,全面掌握本地人才情况,坚持优中选优、强中选强,选出“精兵强将”,培养村级后备力量652名,将“土专家”“田秀才”列入基层人才库,为乡村振兴助力,形成“引进人才出成果,留住人才促发展”的人才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