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阳区以“建设成为创新创业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为发力点,强化政策创新、人才培育、服务保障,努力破解人才“引、育、留、用”问题,激活“人才引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饮食一定要保证均衡,每天要吃新鲜肉,腊肉就不要吃了,鸡蛋可以保证每天一个……”杨海捷是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内分泌科主任,作为隆阳区引进的高层次博士人才,他带头成立了我市首家集医学、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老年医学科,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高龄合并多重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健康救治工作。
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内分泌科主任杨海捷介绍:“我们设立了独立的专科门诊与住院病区,治疗上做到多个健康问题的‘协调统一’和‘整体优化’。同时,组建了老年病、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等多专业医护团队,为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专科的护理服务。”
“有了这个老年科,我们带着老人来住院也不用跑上跑下,一次性就把病看好了,也不麻烦。”病人家属苏美焕说。

为了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隆阳区实施了《卫生人才六条(试行)》等政策,通过待遇保障、职称评聘、购房优惠等“硬政策”,吸引更多优秀医务人才来到隆阳、留在隆阳,并建立了46个“基层专家工作站”,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实施帮扶指导,实现人才柔性流动。
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丽芬介绍:“我们加大人才外引内培力度,2023年引进医疗人员达到203名,其中,研究生22名,外送进修人员116名,规培21名。”
“《卫生人才六条(试行)》的出台,让隆阳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到了极大改变和提升,一是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质量医学人才,进一步优化隆阳的医疗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了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服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三是医疗卫生人才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进一步激发了卫生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隆阳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耀介绍。

在教育方面,隆阳区聚焦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五八”目标,出台《隆阳区尊师重教若干措施(试行)》办法,全力拓宽引才渠道,以紧缺急需人才为重点,统筹兼顾各学科师资整体发展,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隆阳区第一中学教师杨倩倩说:“当我毕业的时候得知有校园直招的机会,而且不用笔试,我就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隆阳区设立区级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给予每个工作室每年2万元的活动经费补助,用于教学研究、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
“2023年全区引进教师200多人,同时,强化培训力度,培养了一大批名师名校长,持续优化师资队伍。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隆阳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柱伟介绍。

此外,隆阳区还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政策,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组建工业、农业、文旅等8个招商专班,建立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工作体系,引进培育了大批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据统计,2023年隆阳区投入人才专项资金达1500余万元。
隆阳区委组织部人才股负责人陈重光介绍:“通过‘双招双引’,2023年以来,已签订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个,签约资金达167.51亿元,为隆阳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