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施甸县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壮大制种产业,通过种植集约化、水肥一体化、管理标准化的模式,助力制种玉米增产增收。

眼下正是春耕好时节,施甸县的万亩制种玉米播种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犁地机、开墒机来回穿梭,一派忙碌景象。原本需要十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机器只需30分钟就能完成,深耕耙平后的土地墒平、沟直、土细,极大方便了后期的播种工作。

在仁和镇五楼社区
制种玉米基地里
技术员周红英
正耐心地为工人们讲解
玉米播种的注意事项
云南迪玉种业有限公司技术员周红英介绍:“这是播种用的播种器,也叫‘滚葫芦’,它的左边可以装种子,右边是装肥料,好处就是节约时间,播下的种子株距比较均匀。”

有了手推式播种器
一个工人每天可以播种5亩左右
工作效率比之前提高了5倍

除了手推式播种器,手持播种器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在甸阳镇乌邑社区杨文兰家的制种玉米基地里,一群工人身挎装有种子的小桶,手持播种器娴熟地进行播种,效率大大提高了。杨文兰在这里承包了300多亩农田种植制种玉米。
制种玉米基地负责人杨文兰说:“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分三个批次播种,我们预计在4月底5月初播种完。”

由于基地供水不足问题
一直困扰着杨文兰
今年在技术员的指导下
基地里铺设了滴灌带
采用滴灌的方式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用水带的好处第一个是节水,第二个是节约成本,第三个可以保证出苗整齐,旱涝保收,一亩可以节约400多元钱。”生产技术员高志祥说。

据了解
今年施甸县共播种制种玉米1万余亩
共有5家公司发展玉米制种产业
预计可实现产量530万公斤
亩产值3000元至4200元
预计总产值将超过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