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10:00--11:00,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左键与同事一同做客《保山阳光政务》直播间,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主题,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等问题与大家互动交流,回复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你想了解的热点问题:
1.我家孩子中考结束,想报考保一中民族班,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政策?
【市民宗局经济发展科科长 陈重泽】:保山一中每年面向全市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招收高中民族生50人,招生名额根据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分配到各县(市、区)。招生录取时,参照保山一中县域择优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对布朗、阿昌、德昂、景颇、傈僳、佤、满、苗8种农村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降低10分录取,其他农村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降低5分录取。招收入学后,保山一中高中农村户籍的少数民族学生免学费、住宿费,并由市财政按300元/生·月的标准补助生活费(每年按10个月计发)。
2.我看到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特别好,就想问问父亲是汉族,母亲是傣族,我是否可以改成傣族?如果可以怎么改?有些什么手续?是否复杂?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左键】:我国现行民族成份变更执行的政策是国家民委、公安部于2015年6月份印发的《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按照这个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对于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的特殊情况,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云政发〔2020〕21号),将民族成份变更业务由原来公安、民宗两个部门分别受理、分别办结的服务群众方式,调整为由公安派出所统一受理、统一办结。公民变更民族成份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需提交申请书、公民本人及其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材料。
3.我觉得保山的文化很浓厚,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很多人都比较关注,但担心会失传,想问是否会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有一些帮扶措施?
【市民宗局副局长 郭美辉】:针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我们有项目扶持,主要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两大类。其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项目每个补助资金为15万元至20万元不等;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每个补助资金为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具体申报流程为:每年5月下旬,各县(市、区)在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申报,市级进行审核,于6月30日前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向省民宗委进行申报,最终由省民宗委确定补助项目名单。
4.我家是腾冲猴桥的,最近听说村上要进行小康村建设,想咨询一下,这对我们村民有什么好处?能享受什么政策?
【市民宗局经济发展科科长 陈重泽】: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市在沿边11个村(社区)实施2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标30项建设任务规划编制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的建设等方面总投资6.76亿元的496个项目。主要从2个方面开展建设,一方面实施一批水电路建设、两污处理、产业发展、5G建设、幼儿园建设等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另一个方面是实施一批人居环境提升、绿化美化亮化、一村一品等出亮点促提升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让沿边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全面改善,家园更加美丽。
5.我是龙陵邦迈村的村民,现在村里的水电路都已经修了,但是还想增加一点收入,发展一点种养殖,有没有什么扶持政策?
【市民宗局经济发展科科长 陈重泽】:我系统的“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示范点项目可以对项目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进行扶持发展。如果你们整个村有产业发展的基础,可以积极向乡镇、县民宗局申请纳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示范点项目给予扶持发展。
6.我们村的寺庙太小了,请问是否可以扩建,如果可以,怎样审批?
【市民宗局副局长 郭美辉】:按照《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应当经所在地县级民宗部门审批后,依法办理规划、建设等手续;宗教活动场所扩建、异地重建的,要报设立审批机关审批。即临时活动点报县级民宗部门审批,固定处所报市级民宗部门审批,寺观教堂报省级民宗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