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2-2-12_A/2016-1220007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6-08-30
  • 文号
  • 保文广函〔2016〕24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对保山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致公党保山市委员会:

你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结合部门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保山抗战遗迹基本情况

保山作为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的公路交通枢纽、战略指挥中心、物资供应基地和主要战场所在地。在这场事关国家存亡的战略决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复杂漫长的抗战历史背景,造就了厚重多彩的抗战文化底蕴,留下了一大批值得珍视和自豪的历史文化遗迹。

根据分布和性质的不同,保山抗战遗迹遗址大致可分为七个类型:

(一)滇缅、中印公路交通遗存。主要分布在两条公路沿线的隆阳瓦窑、施甸等子、龙陵腊勐、腾冲猴桥一带。其中比较重要的遗迹有隆阳瓦窑功果桥、龙陵腊勐惠通桥和腾冲猴桥尖高山中印公路旧址等。

(二)中国远征军驻军遗址遗迹。主要分布在怒江以东的保山坝子、施甸坝子和蒲缥、瓦房一带。其中,最重要的遗迹有隆阳板桥马王屯远征军长官部旧址、卧佛寺云贵监察使署旧址、郎义村圆光寺第11集团军总部旧址、光尊寺远征军大反攻作战会议会址、金鸡文昌宫保山军民抗敌动员大会会址、瓦房上寨第20集团军总部旧址、施甸由旺子孙殿第11集团军前线指挥部旧址、蒲缥梁金山故居第88师江防司令部旧址、腾冲小西护珠寺第20集团军作战指挥部旧址等。

(三)中国远征军怒江江防阵地遗址。主要分布在隆阳、施甸两县西部怒江沿线一带。其中,最重要的遗迹是分别位于隆阳瓦马孙足河口、芒宽勐古渡口、潞江章贡大坡和小辣子树地、道街老渡口、百花渡口、施甸等子金刚园渡口、何元攀枝花渡口、酒房打黑渡口等地的数十处远征军江防工事群和位于施甸等子大山头的远征军炮兵阵地等。

(四)日军侵华罪证设施遗址。主要分布在龙陵、腾冲城区及周边的日军主要驻扎地一带。典型遗迹有董家沟日军慰安所旧址、白塔赵家祠堂日军司令部旧址、日军军政班本部旧址、东卡日军碉堡、松山大垭口日军慰安所旧址、腾冲土产公司日伪县政府旧址、光华街日军慰安所旧址等。

(五)地方民众敌后抗日活动旧址。主要分布在腾冲北部的曲石、界头和龙陵南部的象达、平达一带。典型遗迹有腾冲江苴文昌宫腾冲抗日临时县务委员会驻地旧址、界头老街子腾冲抗日县政府驻地旧址、界头三元宫远征军游击队驻地旧址及龙陵象达张家坡头龙潞游击队司令部兼抗日县政府驻地旧址等。

(六)中国远征军大反攻作战遗址。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高黎贡山山脉及腾冲、龙陵两县境内。其中,最重要的遗迹有高黎贡山灰坡—北斋公房垭口抗日战场、高黎贡山大塘子—南斋公房垭口抗日战场、高黎贡山禾木树—小松园抗日战场、龙陵松山(含大松山、小松山、鹰墩山、黄土坡、大垭口、马鹿塘、滚弄坡等)抗日战场、腾冲城区及周边地区(含飞凤山、宝峰山、来凤山)抗日战场、龙陵城区及周边地区(含广林坡、老东坡、庙房坡、西山坡、三关坡、涨金山、南天门)抗日战场、象达街子及周边地区(含大栗坡、狗头坡、风吹坡)抗日战场等。

(七)战后纪念设施。主要分布在隆阳、腾冲、龙陵三县区的各个驻军及战场遗址内。其中,最重要的设施有保山易罗池滇西抗战纪念碑和保山华侨中学罹难同学纪念墓、隆阳板桥光尊寺远征中学校址,腾冲城区抗日国殇墓园和198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界头石墙归化寺抗日战士冢、和顺古镇滇缅抗战博物馆,龙陵城区龙陵抗战纪念馆、龙陵抗战纪念碑和松山103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碑等。

二、关于对有关建议的答复意见

(一)关于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建议

作为文物管理部门,我局一直高度重视保山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利用和宣传工作。近年来主要开展了:

一是多渠道筹措整合项目经费实施了国殇墓园忠烈祠修缮保护项目、消防设施配置项目、防雷项目;实施了松山战役旧址子高地清理保护项目,编制了《松山战役旧址保护规划》,并已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复;实施了198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环境整治项目、来凤山抗战遗址清理保护项目、保山江防遗迹群清理保护项目、惠通桥修缮保护项目等,项目的实施让抗战遗迹保护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成为助推保山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二是开展抗战资源调查,并申报、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市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保山境内尚存的抗战遗迹进行了系统普查,共调查登记抗战遗迹遗痕90项150余个子项,并将保山江防遗迹群申报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施甸驻军遗迹群、抗日标语群、来凤山抗战遗址、龙潞游击队司令部遗址等公布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高黎贡山抗日战场遗址、怒江抗日碉堡群、瓦房抗战前线指挥部旧址等10项公布为了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均树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和界桩。

三是以滇西抗战纪念馆为主阵地,大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松山战役旧址、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艾思奇故居纪念馆等每年接待观众近200万人次,逐步成为弘扬爱国主义要的重要阵地。

(二)关于理顺体制,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的问题

一是截止目前,我市已编制完成了《松山战役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并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和省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复。其他项目尚未编制专题规划,但在“十三”规划中,已将保山抗战遗迹保护利用项目列入了保山文化“十三五”重点项目,并同保山旅游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了起来,确保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目前已形成了“善洲林场—松山战役旧址—滇西抗战纪念馆”红色旅游环线。

二是建立日常巡查监管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市级每年都安排2—3万巡查经费用于补助县区开展巡查监管工作,并明确县(市区)每年对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不低于两次的全覆盖巡查工作。每个文保单位均落实了责任制,使文物受损情况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及时得以化解。

三是近期国家文物局已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通知》,云南省文物局也制定下发了相关贯彻落实意见,我局局也转发了国家和省得相关文件。在下步工作中,将按照国家、和省得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抗战文物的数据建档工作,并积极整合项目,力争将惠通桥、保山江防遗迹群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来凤山抗战遗址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其他一批其公布为市、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有效保护。并积极搞好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争取到抗战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000万元以上,让70%以上遗迹得到有效保护。

(三)关于增加经费投入,实施有效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2012年以来,保山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文化遗产专项保护经费。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力度,2014—2015年,我市抗战遗迹6个项目获上级3378万元的专项经费补助,具体为松山战役旧址1130万元、滇西军都督府及叠园集刻修缮工程1343万元、国殇墓园消防、防雷项目265万、保山江防遗迹群173万元、惠通桥40万元、梁金山故居160万元。这些项目现在已基本完成或者正在推进,完成后通过建立旅游环线将打造成为保山重要旅游景点。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问题

1.保护难度较大。由于保山抗战遗迹点多面广,而且80%以上均处于自然状态下,大部分已出现坍塌、淹没的境况。加之由于战壕、掩体等遗迹都是自然土质,在保护方面尚无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实施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保护经费比较少。虽然近年来专项经费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抗战遗迹较多,往往实施一个项目保护都需要几十万甚至更多,面对90多个大项目,150余个子项目,经费显得十分有限。

(二)下步计划

1. 通过进一步整合抗战资源,将更多的遗迹、遗痕申报成为高级别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有效保护。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抗战文物的保护中来。

3.进一步探索、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抗战遗迹遗痕的保护中来。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2016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