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17_F/2017-1018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7-10-18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昌宁县五年脱贫攻坚纪实

十八大以来,昌宁县围绕2019年底脱贫摘帽的目标,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使脱贫攻坚工作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聚力攻坚强保障

昌宁县以“压实攻坚责任、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分配机制”为工作保障,制定出台了《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昌宁县贫困退出工作实施方案》等“1+35”精准扶贫系列文件。

在压实责任、健全机制的同时,借助“挂包帮”单位资源优势,汇聚脱贫攻坚合力。2015年以来,省、市、县、乡共134家单位、5582名干部参与“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实现贫困乡村、贫困户挂包全覆盖。挂包单位、帮扶干部真正做到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在走访中坚持“一看、二听、三问”入户方式,对症开方、制定措施、强化责任,理清贫困户贫困清单、需求清单、发展清单、致富清单“四个”清单,实行“一牌二卡一手册一档案”管理,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一户一个二维码、一户一个档案,制定完善贫困村帮扶计划42份,贫困户帮扶计划16007份。

注重驻村扶贫工作队作用发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制定工作队学习培训、考勤管理等11项制度,提升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综合服务能力素质,铸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扶贫先锋队。2016年以来,组建了村扶贫工作队96支513名,驻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2个贫困户较多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单位协调项目173个资金9726.8万元,举办劳动技能培训217期11737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166人次,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了的实惠。

精准施策出实招

针对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现状,昌宁将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聚焦贫困地区、瞄准贫困人口,投入14.3亿元,先后解决了7.54万人的饮水难题,新建和改扩建乡村、村组道路1364.29千米,架设和改造了农村输、配电线路147.88千米,实现了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全覆盖,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

山高谷深、山多地少,山区与坝区、城镇与农村发展差距大,是昌宁县的真实写照,为彻底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探索出“三个原则搬”、“四项保障建”、“三用结合贷”、“三个引领富”的经验模式。截止目前,开工建设60个集中安置点,开工建房4034户15869人,搬迁入住731户2801人。

97%以上是山区的昌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县。如何做强做大农业,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竭力解决的问题。按照“扶贫抓产业、产业抓片区、片区育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贫困户”的思路,探索出“养殖+种植”、“近期+中期+远期”长短结合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托柑桔、茶叶、中药材“3个万亩”产业基地打造,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土地流转、群众参与”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起“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双重收入保障机制和“契约制+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利益分配机制,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2013年以来,全县通过流转土地7.6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300户1.1万人,户均增收2121元、人均增收636元。

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两轮”驱动战略,发挥扶贫资金“撬动”作用,同步推进教育、健康、生态、金融等扶贫工程,争取到浦发行基金12.91亿元,国开行贷款9.7亿元。截至目前,浦发基金到位12.91亿元,开工建设171个,完成投资30655万元;国开行贷款到位资金3.6亿元,开工建设164个,完成投资3968.7万元。通进项目实施,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发展难等问题。

干群齐心结硕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们再次聚焦昌宁这块热土时,映入眼帘的,不仅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千年茶乡,更是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上下同心,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景象。“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同步小康”,在这里正从人们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砥砺前行风帆劲,蓄势待发正当时。2013年末,全县共有42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655户67888人,贫困发生率为21.06%。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脱贫退出目标任务,对标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退出指标,在具体工作中,针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对有资源、有劳动力的“两有户”,实施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对因学、因病致贫的“两因户”,实施教育资助和医疗救助;对缺基础设施、缺发展资金的“两缺户”,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和金融扶贫;对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两无户”,实施政策性兜底帮扶和易地扶贫搬迁。通过全县上下合力攻坚,2016年底,圆满完成了17个贫困村、1.5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目标任务,完成减贫11122户32308人,贫困人口减至9533户3558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18%。(昌宁县扶贫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