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动真情 出“真金” 竭力帮扶布朗族脱贫致富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全社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号召,2015年开始定点挂钩帮扶施甸县,先后派驻扶贫工作队2批10人,实地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建设,整个布朗族聚居区显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景象。
获得一套精准帮扶的经验
帮扶项目安排精准。云南中烟工业公司针对施甸县有贫困村4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664户93295人,2个布朗族特少民族乡的实际,筹措6.31亿元精准安排木老元乡、摆榔乡为主的布朗族聚居区实施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实施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等7大工程,实现736户3150人的脱贫退出,其中布朗族群众脱贫退出269户1122人。实现布朗族聚居区建设成为扶贫攻坚创新示范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区、民族团结模范区。
帮扶项目管理精准。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与保山市人民政府、施甸县人民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公司董事长深入施甸县参与召开联席会5次。施甸县积极协调沟通、汇报对接,整合项目资金和社会资源,按照“批准方案,审定计划、管理方式、建设程序”合力推进木老元乡、摆榔乡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建设。并制定帮扶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成立财务管理组,执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和乡级报账制、入户公示等资金管理制度,实行全程监督,确保扶贫项目资金运行安全。
帮扶项目实施精准。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和施甸县人民政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盯布朗族集居区水、电、路、学校、卫生室、活动室等基础设施短板,紧盯布朗族群众住房、产业、教育、素质等短板,以问题为导向,从生态环境建设和群众内生动力入手,精准实施布朗族整族帮扶项目。项目扶持拆除重建437户,修缮改造465户,8个安置点321户;扶持两青作物、苹果、石榴等特色种植业4100亩,中药材600亩,扶持养殖肉牛、肉羊、母猪4300头/只;支持建设乡村道路建成12条、农田水利工程3件;支持建设1所从幼儿园到初中一体化办学的教育园区,2个乡镇卫生院,3个卫生室,1所摆榔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民族传统项目体验场;开展绿壳蛋鸡养殖、种植技能培训100期7620人次,开展电焊、装饰、中式烹调等技能培训100期7168人次;扶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10套,购买垃圾车4辆。
收获一批精准帮扶的成效
思想观念从根转变。布朗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以往的“等、靠、要”逐步转变成为如今的“赶、帮、超”,市场观念、商品意识、积累意识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生活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大幅增强,内生动力被激发,正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到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的大潮中。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017年,木老元乡经济总收入预计实现7398万元、人均纯收入7230元,分别比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帮扶前的2014年3669万元、3939元增长101.6%、83.5%;摆榔乡经济总收入预计实现11888万元、人均纯收入10087元,分别比帮扶前的2014年5262.8万元、4780元增长125%、111%。
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让250户建档立卡户“零负担”入驻食用菌种植园区和“认领”管理万家欢集团种植园的方式,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同时,采取新建专业合作社8个、养殖小区23个、林下种植养殖园区17个等工作措施,带动80%以上建档立卡户实现增收。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倾情帮扶1.72亿元,布朗族聚居区内水电路、民房改造、环境整治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过去“破、旧、脏、乱”的农村风貌,如今呈现出村容整洁、室内卫生、群众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风貌。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倾情帮扶1.42亿元,帮助建设学校、活动室、卫生院、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推进布朗族社会事业发展,让布朗族活动有场所、文化有传承载体,生活环境有改善,生活水平有提高,生活质量有提升,呈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