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17_F/2018-0122004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8-01-2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施甸县聚焦“靓丽庭院”助推精准脱贫

保山市施甸县聚焦“靓丽庭院”助推精准脱贫

保山市施甸县围绕建设“天蓝、山清、水秀、气净”的目标要求,聚焦“靓丽庭院”,以“五美”家庭创建为载体,成功打造了一批“庭院美、家庭美、厨厕美、身心美、村庄美”的“五美”庭院,为建设“水墨施甸、秘汤胜地”筑牢细胞工程。截止目前,全县138个村(社区)开展“靓丽庭院”创建,创建示范户2000户,助推进施甸脱贫攻坚。

明确重点,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乡镇充分发挥宣传动员、组织实施的主体责任。把“靓丽庭院”创建活动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七改三清工程”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乡镇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一年创一批,逐年渐推进”的工作思路,彻底清除“三堆”,整治了村庄的脏、乱、差现象,达到了“五美”标准,优化了农村生活环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9个,传统村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7个,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5个,畜禽污染治理项目1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热解机7台,农村生活垃圾热解炉45座,新建和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124.26公里;低压架空线路305.63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125台,容量23.3兆伏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

明确目标,精心组织。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基层党建巩固提升年主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乡村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在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群众”的作用,利用党员活动日、“雷锋日”等载体,在全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乡镇(街道)和县直机关干部累计参与人数6.3万余人次,召开座谈会80余次,发放《五美家庭创建标准》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投入机械100台次,清理各类河道200公里,清理卫生死角6800多处,清理乱堆放2800余处,集中处理垃圾600余吨。切实将“靓丽庭院”成果体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效果。二是积极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为了让讲卫生、讲文明成为广大农村妇女的一种自觉行为,我们注重加强对妇女的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县家庭文明宣讲团下乡巡回讲课、开展主题讨论、现场咨询、文艺演出等方式组织农村妇女学习文明礼仪、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等知识,帮助她们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文明意识,树立求知、求乐、求美的生活新理念,养成卫生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现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妇女的一种内在追求,全县村村都建起了文艺表演队。三是开展“家书抵万金—现代家书家信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优秀案例”、“让爱留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特别行动创新案例征集”、“寻找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妇女之家”文艺汇演等相结合,将脱贫攻坚知识和生产生活习惯提升的融入其中,从转变群众观念着手,引导群众改变不文明习惯,树立健康、洁净、文明、积极向上的意识,传播文明健康理念,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形成良好风尚。四是组织全县32名处级领导、99家“挂包帮”部门、569名科级干部、7287名一般干部,深入全县138个村(社区)、近4万户农户家中,开展“走百村、串百户、吃好百家饭、算清七笔账、搬进幸福窝”主题实践活动,把“靓丽庭院”宣传发动工作做进千家万户,做到群众眼前、心坎上。五是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助推脱贫。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实施“庭院开发”与“庭院美化”,通过组织动员农村妇女在院内院外种植经济作物,将庭院美化和庭院经济结合起来,既实现了庭院的绿化美化,又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以农村妇女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习惯,摒弃不良的陋习,强化环保意识,让群众从根本上有一种“新”的提升。

立足乡村,成效明显。一是农民卫生意识明显增强,有效提升了我县农村新形象。通过靓丽庭院创建工作,乡村在实施村道、河道整治的基础上广泛开展“送绿进农家”活动,对闲置的土地和宅基地全面开展种植绿化苗木活动,大大提高了村庄的绿化率,逐渐改善了村容村貌。村民们通过清理卫生死角、清理房前屋后的“乱堆放”,清洁美化自家庭院,进一步增强了卫生意识,提高了生活质量。二是农居环境的逐步改变,有效提升了我县的乡风文明程度。在创建过程中将靓丽庭院创建工作与家教教育、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等相结合,群众在靓丽庭院创建活动中,逐步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和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文明意识得到提升,促使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实现了“双赢”。三是群众素质提升,增强了村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一系列的评比活动和表彰典型,广大群众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良好村风民风蔚然成风。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益增强,群众与村委之间的矛盾减少,对村委的服务更加满意,更加配合全县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增加了群众“比学赶超”的热情,为下一步打赢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