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17_F/2018-0418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8-04-05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昌宁县着力提高驻村工作队员履职能力

昌宁县着力提高驻村工作队员履职能力

昌宁县紧紧抓住“驻村工作队员”这一关键因素,以培养工作队员心系脱贫情怀为先导,注重提高工作队员政策业务水平,强化管理,为确保实现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以“四个强化”提高队员的思想认识。强化情感投入:要求工作队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任务、带着问题,真心诚意和群众结交朋友,带着深厚的感情驻村扶贫。强化融入乡村:强调工作队员必须首先融入全县脱贫攻坚大局、融入乡村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精准意识:无论扶贫还是工作队管理,都强调精准认真、一丝不苟。强化分工合作:要求每个工作队内部要加强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工作队员的优点长处。

二是注重学习提升业务本领。采取专题学,微信学,日常学,交流学等形式,组织全体队员开展系列学习,开展《脱贫攻坚政策要点解读》、《青春在创业中闪光》等13个专题两次集中培训,开展扶贫政策知识测试2次,《我的驻村故事》交流会议1次。开设《每天一学专栏》,将中央及省市县精准脱贫政策措施每天通过微信群发送到每个队员进行学习,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法高度浓缩提炼后以微信形式发送到各工作队员,让队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工作队长每月至少组织队员集中学习2次以上,工作队员按照县联席办制定阶段工作要点、目标要求和各级扶贫政策措施开展自学,做到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以学提效。坚持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工作队长经验交流会,加强各工作队之间的沟通和学习。

三是强化管理保工作安全高效。注重安全管理:在工作队的管理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日报安全制度,每天晚上9:00—10:00,队员将自身安全情况、在岗情况以微信形式报送给队长,队长将各工作队的安全情况报送县联席办,切实提高队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应急机制,编辑“驻村安全十四注意”,组织队员进行学习,增强队员避险能力,如有队员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预案,各级分管领导和总队长、副总队长、相应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妥善处理。注重制度建设:结合上级工作要求和昌宁县实际,制定《昌宁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昌宁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目标责任书》、《昌宁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微信群管理办法》、《昌宁县驻村扶贫工作队交心谈心制度》等11项制度,并要求各个工作队形成完整的管理台账,强化制度保障,实行制度管人。注重人文关怀:认真落实省市县派出工作队员相应工作经费和驻勤补贴,积极为工作队员提供办公室及宿舍,添置办公设备,解决工作、生活困难。每月开展交心谈心工作,总队长与队长、队长与队员之间定期谈心,了解队员工作和生活中存在困难和工作建议,不断改进优化工作。

四是严格纪律强化作风建设。队长、队员吃住在村,每季度在岗时间不少于50天、每年不少于200天。实行逐日登记签到考勤制度,队员月考勤于次月15日前报县联席办备案。严格请销假制度,工作队员不得随意请假离岗,如确需请假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向副总队长报告。要求每个工作队在工作日内(含周末)必须有一半队员在岗、法定节假日必须有一名队员在岗值守。采用不打招呼、临时抽查等方式随机抽查工作队驻村情况,每月对工作队随机抽查3次以上。(保山市扶贫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