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17_F/2018-0725003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8-07-25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

保山市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

保山市通过多措并举,深入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和行动,积极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抓组织领导,促主题实践活动责任落实。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脱贫攻坚中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及时印发《在脱贫攻坚中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全市脱贫攻坚中进一步深化“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对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目标任务和推进工作措施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对全市开展好“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

二、抓宣传发动,促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一是办好一个讲堂。依托市、县(市、区)两级6个基层特色宣讲团,借助“六小课堂”等手段,组织1000余名“农民理论家”,组成500多支义务宣讲小组,围绕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移风易俗等内容,深入田间地头、院坝场上、农户家中开展集中式、互动式、点对点宣讲。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宣讲1700多场次,受众达80000余人次。二是举办一场演出。调动全市1000余支文艺队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送戏下乡活动。通过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知识,传播扶贫济困正能量。如:昌宁县组织编排了歌舞《我宣誓》,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小品《酒仙新生》讲述了挂包帮干部对一个嗜酒如命的中年男子的帮扶,激发起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三是用好一个阵地。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重点推出了一批覆盖集镇及周边、交通干道沿线、村寨内外、家庭庭院的公益广告、永久性标语、入户文化宣传品。目前,全市共制作大型户外广告牌555块、户外造型宣传牌(宣传旗、灯箱)6.25万块、永久性宣传标语0.7万条,墙体宣传画6.9万平方米、制发宣传海报34.44万张。各级媒体和户外LED屏分别播出宣传标语5.7万条次和36.01万条次。通过扎实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提高了干部群众对主题实践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保山市还在保山日报、保山广播电视台、保山新闻闻开设“自强、感恩、诚信”专题专栏,刊发新闻稿件350多条次,用先进典型引路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抓载体创新,促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一是抓评议深入开展“五亮五比五促”评议活动,即:村、社区干部“亮思路、比担当、促责任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亮职责、比服务、促扶贫成效”,帮扶单位及帮户干部“亮目标、比措施、促作风过硬”,建档立卡贫困户“亮决心、比干劲、促内生动力”,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亮计划、比创业、促和谐发展”。二是抓评选组织开展“一兵三户四村”评选活动。评选“扶贫工作标兵”、“光荣脱贫户”和“带头致富户”、“五好文明家庭”、“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目前,全市已评选出“一兵”86名、“三户”典型230户、“四村”典型56个,推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3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1户,全国最美家庭6户,省级五好文明家庭18户、省级最美家庭6户,市级最美家庭115户。三是抓活动全市720家挂包单位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在驻村扶贫工作队中广泛开展“五个一”精准扶贫活动,即:上好一节党课和素质培训课、成立好一个专业合作社、选好一种特色产品注册成商标、讲好一个扶贫故事、建设一个好支部,真正打造“不走的工作队”。目前,挂包帮扶领导深入挂钩联系点上党课1200多次,共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60多个,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3724个。

四、抓乡风文明,促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融入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851个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000余条,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用《村规民约》规范群众不良生活行为,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让村容整洁、办事节俭、人人思进成为农村新常态;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推出了全国第一届文明家庭、中国好人、云南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杨会春等一大批农村先进典型,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2000多个,张榜公示8000多个先进典型,推动形成“人人心存感恩、个个遵守公德、户户增收致富、家家和睦相处、村村倡导文明、处处体现和谐”的浓厚氛围。二是将传承家风家教融入主题实践活动。保山市结合实际,在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征集优秀家风家训和节俭养德故事600余篇,编辑出版了《保山家风家训集锦》;组织全市383支志愿者队伍进村入户写家训、拍全家福,制作成匾额、条幅,挂在门楣、厅堂之上,并在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场所集中展示,强化家风家训的教育力和感染力。三是将文明村镇创建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融入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创建和评选活动,保山市5个村镇创成全国文明村镇,47个村、4个小城镇、6个社区创成省级文明村、省级文明小城镇、省级文明社区,58个村、7个小城镇、8个社区创成市级文明村、市级文明小城镇、市级文明社区;全市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参评率达92%,每年复评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