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扶贫办认真开展2018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梳理汇总工作,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现将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况
(一)健全组织机构。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担任组长,两名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科,负责具体业务处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落实相关措施。明确本单位各科室的信息公开内容,由综合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其他科室提供公开内容。三是及时公开信息。要求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四是明确公开责任。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要求各科室做到谁提供、谁负责。五是加强业务培训。2018年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题会议2次,开展信息公开业务培训2次。
(二)完善工作制度。本单位建立了“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制度、公开备案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发布协调制度、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和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办理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各本科室审核的基础上交综合科初选信息、信息分类—分管领导审核—领导审定—信息网络发布”的审批程序公布,并认真填《保山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审批单》,确保对每一条发布的政务信息都有档案痕迹管理,每年都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自检自查,形成了市扶贫办各年度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分别在政务信息网络上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制作公开目录。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关于《保山市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保政办发〔2018〕56号)要求,依托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的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子网页,修改完善公开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公开指南、公开制度、公开目录(机构概况、脱贫政策、规划计划、扶贫动态、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帮扶措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党务公开)、公开报告等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相关政务信息。
(四)做实政策解读。全面推行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同步起草、同步审批、同步发布“三同步”制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科学发布重要政策解读信息,增强政策解读效果,推动政策落实执行。制定了《保山市扶贫办网络舆情工作保密制度》《保山市扶贫办廉政舆情信息考评制度》等制度,确保重要政务舆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予以回应,并根据事态发展发布动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
(五)畅通服务渠道。为切实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我办建立了受理、登记、办理、审核、答复等环节工作制度,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努力拓展公开受理方式,畅通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网站等受理渠道。重点围绕整乡推进、整村推进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做好职责范围内项目方案申报、监督,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项目验收等项目信息的公开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量。2018年扶贫办政府信息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聚焦全市33个贫困乡,413个贫困村,38.9万贫困人口,紧盯19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1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昌宁县摘帽,其他3个县(市、区)、110个村、6万人基本达到国家退出标准任务,围绕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扶贫措施加大政务信息的公开力度。已公开政务信息229条,及时回复反馈领导信箱17条。其中,根据脱贫攻坚目标,贫困人口减少10万人的年度工作目标公开信息63条;扶贫资金计划和落实、扶贫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变化情况等包括年度计划和年度报告共12条;政务信息公开指南3条和扶贫政策解读9条;精准扶贫专项行动信息98条。除此之外,脱贫攻坚行动信息还向保山日报、保山新闻网、保山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报送,据统计,已报送扶贫开发信息1200多条。同时,我办也定期向省扶贫办报送信息100条。
(二)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类别数量。机构职能类1条、政策与规范性文件类2条、规划计划类2条、重大建设项目8条、民生实事类125、其它112条。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形式。主要是在保山市扶贫办门户网站上公示,同时,借助单位内部党务政务公开栏、扶贫动态、保山日报等载体,加大单位重点工作、项目下达、资金拨付等重要事项对全社会进行公开。各县区扶贫项目均设立项目公示碑,公开项目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内容、等具体情况,自觉主动接受上级、社会等各方面的监督。
(四)政策解读工作情况。汇总脱贫政策文件2次,制作脱贫政策摘编2000本,制作脱贫政策明白卡2000本,下发相关单位人员。分2期在保山市扶贫办门户网站发布脱贫攻坚政策解读9条。
(五)回应社会关切情况。从保山市扶贫办门户网站主任信箱来信咨询脱贫政策、反映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和脱贫事宜17件,来访、直接来信、电话咨询11次,都作全部答复。
(六)建立微信小程序情况。为将市委、市政府和行业扶贫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汇总起来,建立起扶贫工作的交流平台,让扶贫政策、扶贫动态信息向社会公开,建立了微信小程序“保山扶贫”,上传信息256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一)受理申请情况。网站主任信箱来信17、来访、直接来信、电话咨询11件,共28件,全部按时间要求答复,受理事项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
(二)对申请的办理情况。28件申请办理事件,全部按时间要求答复,都不同意向社会公开 “非政府信息、政府信息不存在、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的20件。
(三)“不予公开”情况。主要涉及脱贫政策咨询,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方面,主要是提出申请人不愿公开。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度,没有被申请行政复议、被提起行政诉讼和接受行政申诉、举报的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2019年工作计划
存在问题:一是在公开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扶贫开发工作面对广大山区的贫困群众,大多贫困群众不上网,难以知道扶贫项目、扶贫工作、扶贫资金的具体情况。二是宣传工作有差距。不善于总结成绩经验进行宣传和推介,导致很多部门和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了解不多。
2019年工作计划:一是围绕重点进行公开。紧紧围绕开展脱贫攻坚“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和开展“一兵三户四村”评选活动、脱贫攻坚政策,紧扣脱贫、摘帽、增收群众的关心事项,围绕推动产业扶持、美丽乡村、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开展好政务信息公开。二是创新方法加强公开。不断创新公开方式,增加公开内容,拓宽公开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贫困群众认识扶贫、了解扶贫、参与扶贫。三是建立政务公开档案。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建立政务公开档案,并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材料齐全、内容完备、入档及时、确定专人专盒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