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19-0606004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9-06-0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五举措”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短板

保山市“五举措”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短板

保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部署,聚焦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补齐各项短板。一是抓产业就业筑牢增收保障。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7957.3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占涉农整合资金比例达32.63%。5342家新型经营主体与83330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率达到97.17%,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2997户。完成就业培训1.79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9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2.1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246人),转移到省外就业6679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58人),就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在管好用好现有6014名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计划新增公益性岗位4986名,重点安排家庭情况特殊、无法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增收。二是抓人饮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在2018年底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882处,实现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为94.72%、自来水普及率为90.36%、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60%的基础上,围绕2019年投入1.5亿元全面解决2051户8107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人口32万人以上的目标,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5件,计划2019年11月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抓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保山市5县(市、区)义教均衡发展已通过国家的评估认定,751所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20条底线”标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系统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信息比对12818人,劝返复学393人(小学3人,初中390人)。四是抓医疗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全市9所公立医院、76个乡镇卫生院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7个村卫生室硬件建设均达到健康扶贫标准,基本实现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3178名村医达到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要求。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覆盖面到提升服务质量转变,特殊群体签约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五是抓危房改造确保住房安全。围绕全面解决全市14504户“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问题,开工“4类重点对象”农危改13727户、开工率94.64%,竣工13044户、竣工率87.64%。同步推进7217户“非4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改造,开工2912户,开工率40.35%,竣工1741户,竣工率24.12%。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对象入住63860人、入住率88.5%,拆除旧房11033户、旧房拆除率76.6%。

                                                                                                 (保山市扶贫办孙瑞鸿 216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