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两叶两子”闹脱贫
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社区共有可耕地3002亩,茶园5895亩、桑园1377亩,到户管护森林面积34000亩,森林覆盖率为84.6%。 近年来,社区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爱山护山、靠山吃山,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引进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了“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组织联动、产业基地示范、群众共生共进”的发展模式,逐渐做大茶叶、做精桑叶、做明菌子、做活果子。
做大传统产业——茶叶
四角田社区属全县优质茶区之一,拥有茶园5895亩,人均2.2亩。社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2户,引进和扶持茶叶加工企业6户;同时,联合临近茶区组建了东片区茶叶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企业+茶农+市场”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涉茶农户全入社、培训管理全覆盖、鲜叶下树全收购。通过抓原料关、质量关,逐步扭转了之前的技术弱、原料散、规模小的粗放发展方式。坚持“小铁锅、纯手工、出精品”和“生产线、工厂化、上规模”相结合的生产加工模式,适应不同市场需求,提升产业产值。2018年,实现了茶叶产业产值1030万元。
做精新型产业——桑叶
社区通过强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走“公司+基地+桑农”的发展模式,公司直接扶持到户,与桑农签订种植养殖销售合作协议,签订最低保护收购价,由企业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加工,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性大幅提升,彻底改变了农户不愿意种植、产业争土地、风险高、产值低等问题,广大桑农用小投入换来了好收益,促进了社区产业发展。2018年底,打造“一村一品”新增桑园417亩,实现了全年产值200万元,2019年产值有望达到300多万元。
做强特色产业——菌子
社区党总支极力倡导推动发展林下产业,通过开展林权制度改革,明确“林有其属、菌有其主”的经营权,实现农户自主管理、采收。该社区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保育促繁项目支持,对山林进行拦网管护,促进菌类稳产、高产,并对农户进行野生食用菌管护培训,科学采集,合理留种保护菌塘,实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2018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游四角田,捡野生菌”,野生菌子成了四角田的一张靓丽名片。
做活枝头产业——果子
社区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降雨等条件适宜核桃、桃、李、板栗等果树生长,经党总支结合实际分析,并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引进云南新贵农业入驻,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规划发展刺梨、黄桃、李子等产业,将变常规品种零星种植为引进特色品种连片发展,促进水果产业增量提质,成立了“昌宁县田园四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243户建档立卡户吸纳为社员,对社员进行了全覆盖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扶人员集资4.3万元,为建档户每家购买1亩以上的果树苗,发展水果产业,并提升现有的水果产业,2018年“核桃扶育”2000亩,通过提升果子产业,让群众眼中的“懒庄稼”也能增加收入。
2018年,四角田社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00万元,年均增长20.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0元,年均增长18.7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8万元。贫困人口从243户1012人减少至15户45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38.96%下降为1.73%。(保山市扶贫办 赵志苍 电话:216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