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21-0824004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1-08-24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芒宽乡:“三个转变”让傈僳族过上幸福生活

芒宽乡:“三个转变”让傈僳族过上幸福生活

隆阳区芒宽乡共涉及高黎贡山跨州市傈僳族移民731户3938人,共建设4个跨州市移民安置点,分别为芒宽黎新小区、西亚景湾安置点、敢顶和睦二组、空广桥头二组。芒宽乡聚焦“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要求,不断促进傈僳族移民群众融入到芒宽的多民族共同发展氛围中来,实现“三个转变”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变生活方式由“简”到“精”,搬出大山不迷航。傈僳族移民群众长期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黎贡“二半山”,生存环境恶劣,条件简陋。木头搭建起来的窝棚就是一家七八口乃至十几口人的住所,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几乎与世隔绝。随着党的移民政策贯彻落实,世代生活在“二半山”的傈僳族群众搬出了大山,打破了“傈僳不下坝”的古老习俗,住进了刷着雪白墙壁的钢筋混泥土宽敞明亮的楼房,一改昔日“脏乱差”的生活习惯,从洗脸刷牙个人卫生开始学起,扫地、叠衣、整理房间。摒弃原先粗鄙的生活,电磁炉、抽油烟机烹饪出了人间烟火。

转变生产方式由“古”到“今”,自我造血除穷根。世代沿袭的刀耕火种,祖辈相传的狩猎为生,是这个“二半山”民族典型的生产方式。搬下坝后,没有了山林土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从“输血”到“造血”,开启了新的生产方式,年轻力量就近务工或外出务工,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工人,带着民族振兴的希望走出芒宽,走出隆阳,走向沿海发达城市。

转变文化活动由“单”到“多”,民族团结放光芒。“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二半山”傈僳族群众搬到了有着宽阔活动场的安置小区,晚餐后的打跳成为了他们每日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前在山里,连一块像样的平整土地都没有,更别说是有灯光的水泥场地,我们从前只能在山里边干活边唱歌,只能在自家房前的那块巴掌大的地上跳舞,现在不一样了,唱歌跳舞多得不得了。

如今的芒宽,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不断促进傈僳族移民群众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将傈僳族阔时节同等纳入乡级重大节日规划,以少数民族节庆为平台,组建社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队,开展“我们的节日”大型少数民族活动。将傈僳族文化活动进一步融入到彝族、傣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民族文化传播成为民族团结的核心竞争力,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乡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为乡村振兴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