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龙陵县紧紧围绕全省“一带四区”以及市委“一地两带五区”总体布局,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标杆区建设,实施“3+6+1”示范引领工程和“个十百”示范创建工程,以“一村一示范”为抓手,打好“组合拳”,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完善工作体系压实工作责任
系统谋划,做到“一盘棋”推进。围绕市委“一地两带五区”总体布局,龙陵县委研究制定了《龙陵县贯彻落实<保山市“一地两带五区”基层党建创建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清单》《龙陵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标杆区建设实施方案》《龙陵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等系列文件和配套措施,科学绘就全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压实责任,紧盯“关键人”落实。实施“个十百”工程和“书记示范项目”,开列各级党组织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压实乡村组三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责任。推行乡村振兴战区政委负责制,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到县级领导,形成部门相互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聚力强基固本夯实基础保障
选优配强农村“领头雁”。扎实开展乡村换届工作“回头看”,结合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调整优化村(社区)干部417人;抓实“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县乡两级通过“龙陵先锋夜校”、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跟班轮训“大练兵”等形式,分类别、分层次、分专题组织村组干部轮训,累计培训1400余人次;深入推进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研究制定《龙陵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和10万元以下村(社区)战区政委清单销号责任机制,探索形成了镇安镇东和龙新菜子地艰苦创业、勐糯强弱互助抱团发展、龙山红色配送整体突破等模式,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2013万元,9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预计年底,12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可完成10万元以上目标任务;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全面启动。8月份,组织各乡镇和部门到施甸、腾冲学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验做法,结合龙陵实际,研究印发《龙陵县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实施方案》,坚持典型引路,不盲目推进、不搞“一刀切”,全力推进此项工作,不断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聚焦重点突破 推进“一村一示范”
强化示范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作为最有效的抓手和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外出学习、专题培训、擂台比武等形式,破除脱贫攻坚期间等资金、等项目、等帮扶的思想瓶颈,广泛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1年以来,县乡村三级采取点对点、分批次、分层次方式组织开展外出调研交流学习78批次1900余人次。充分学习借鉴周边市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经验的基础上,涌现出龙江大新寨、腊勐岭岗寨、龙新绕廊、碧寨杨梅田等男女老少齐上阵、热火朝天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截至9月底,群众自发参与“一村一示范”创建投工投劳达5万个、出资出物1500余万元,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设美丽家园氛围浓厚;坚持因地制宜,发扬首创精神。按照“不定标准、不分层次”“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思路,鼓励乡村两级党组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产业带动致富型、集体经济强村型、基层治理有效型等8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经验做法。建成了镇安小田坝、勐糯田坡、龙江弄岗、龙新雪山等50余个方式方法创新、特色亮点突出、经验做法成熟的示范点。平达下陆根、勐糯新寨、镇安大坝等多个示范点全面启动、全面推进,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相互对比、比学赶超的态势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初步呈现,预计年底可完成100余个示范点创建;坚持严督实考,提升工作质效。把“一村一示范”作为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基层党建综合调研重要内容,坚决杜绝搞花样、搞盆景等形式主义,把重实干、求实效、出实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党组织作用发挥充分、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成效明显的示范点进行奖补,今年以来,通过“点点到”方式检查验收乡村振兴示范点17个,兑现奖补资金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