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地震局、防震减灾局,局属各科室:
经局党组同意,现将《保山市地震系统2021年地震应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保山市地震局
2021年3月24日
保山市地震系统2021年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为适应地震应急工作需要,提高全市地震系统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协调和步调一致,根据《保山市地震应急预案》《保山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保山市地震系统2021年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和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防大震、救大灾的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将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二)工作目标。密切配合市应急管理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备震工作基础;完善地震灾害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努力做好系统内应急处置准备;开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科普宣传,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快速、科学、有序、有效的地震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建设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杨立本
副组长:尹国佳、寸代忠
成 员:市地震局各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主要负责人
主要职责: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提出地震应急预案启动建议,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工作;负责震情监视、震灾调查、宣传报道等工作;完成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决定有关地震应急工作的其他事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地震灾害管理科,办公室主任由刘鹏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王绍刚担任,成员为李灏、李加稳、蒋绍锋,负责督促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统筹协调市地震局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承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防震应急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领导小组分设市局地震应急前方工作组、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和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应急工作组。
1.市局地震应急前方工作组(7人)
组 长:杨立本
副组长:尹国佳
成 员:刘鹏、李灏、孙自刚、汪吉均、郭保生
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地震现场工作;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抗震救灾对策建议;参与震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完成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前方工作组下设2个工作组:
(1)工作一组
组 长:杨立本
成 员:刘鹏、汪吉均
主要职责:主要参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负责全局地震应急工作的指挥、部署;陪同上级领导赶赴震区参与当地抗震救灾;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及震区人民政府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和工作建议;负责震后预评估。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
(2)工作二组
组 长:尹国佳
成 员:李灏、孙自刚、郭保生
主要职责:负责灾情调查核实,参与省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工作。负责调查地震破坏情况,收集上报现场地震灾情资料;配合震区政府做好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筹备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实施震区灾害损失评估,确定地震烈度,结合地震成因、构造背景进行科学考察;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等工作。
2.市局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15人)
组 长:寸代忠
副组长:寸瑞红、李宗兴
成 员:王绍刚、张新丛、张丝妍、寸菊艳、孙如蕾、李加稳、蒋绍锋、陶宝萍、张红宝、公益岗3人
主要职责:负责地震应急工作协调、沟通联络、灾情收集、报告拟制、会议承办、综合保障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后方工作组下设4个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小组
组 长:寸代忠
副组长:王绍刚
成 员:张红宝、公益岗1人
主要职责: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负责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协助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排地震应急期间全面工作;协调各组的应急工作;处理灾情收集、震情简报编写等文秘和事务工作;地震应急事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
(2)震情跟踪研判小组
组 长:李宗兴
副组长:张新丛
成 员:寸菊艳、陶宝萍、公益岗1人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安排应急期间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情速报及震后趋势的快速分析判定;开展应急期间震情异常调查核实、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研判等工作,适时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
(3)新闻宣传小组
组 长:寸代忠
副组长:张丝妍
成 员:孙如蕾、公益岗1人
主要职责:负责编制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机制;收集、汇总和发布震情、救灾措施等信息;与地震事件发生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震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回答外界询问、回应社会关切。
(4)应急保障小组
组 长:寸瑞红
成 员:李加稳、蒋绍锋
主要职责: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保障;地震应急期间的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器材的调度及后勤保障供应;做好应急期间经费管理等。
3.县(市、区)地震局、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工作组
组 长:各县(市、区)地震局、防震减灾局主要负责人
成 员:各县(市、区)地震局、防震减灾局干部职工
主要职责:做好系统内部应急工作协调,向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工作建议;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配合做好省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筹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参与灾情调查核实和预评估等相关工作。
三、总体要求
始终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按照“有震无震按有震防,大震小震按大震防”“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要求,抓实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全体人员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确保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快速、科学、有序、有效。
第二部分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一、市内发生3.0~3.9级地震
市内发生3.0~3.9级地震时,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向市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地震应急处置意见。应急处置工作主要由地震发生区域的县(区、市)地震应急工作组完成。并于2个工作日内,将应急处置情况书面报市局地震灾害管理科。
市局前方工作组,做好赶赴震区准备工作,视情况和需要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二、市内发生4.0~4.9级地震
市内发生4.0~4.9级地震时,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开展震情研判、震情监视工作;参与灾区部署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市、县(市、区)共同配合做好地震现场应急的各项工作,共同完成《灾情调查报告》并按时上报,必要时请求省地震局给予支持。
(一)应急响应
1.市局地震应急前方工作组
震后1小时内,前方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1)一组:杨立本、刘鹏、汪吉均
杨立本:负责应急工作总协调,主要参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及时与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负责全局地震应急工作的指挥、部署;陪同上级领导赶赴震区参与当地抗震救灾;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及震区人民政府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和工作建议。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
刘鹏:负责地震灾害及抗震救灾工作影像资料收集;前后方沟通、联系;震后2小时内,完成《灾情预评估报告》;震后3天内,牵头完成并上报《灾情调查报告》;视情况配合组织开展震区的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工作。
汪吉均:负责安全驾驶和车载电台的使用准备和维护。
(2)二组:尹国佳、李灏、孙自刚、郭保生。
尹国佳: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等工作。向工作一组提出应急工作相关建议。
李灏:负责调查地震破坏情况,收集上报现场地震灾情资料;配合做好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筹备工作。
孙自刚:负责配合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
郭保生:负责安全驾驶和车辆维护。
2.市局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
寸代忠:负责后方应急总协调工作,指导下设各小组开展工作,参加后方指挥部会议。
(1)综合协调小组:寸代忠、王绍刚、张红宝、公益岗1人。
寸代忠:负责综合协调小组全面工作。
王绍刚:负责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负责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协助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排地震应急期间全面工作;协调各组的应急工作;震情简报编写等文秘工作。
张红宝、公益岗1人:负责灾情收集;地震应急事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完成综合协调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2)震情跟踪研判小组:李宗兴、寸菊艳、张新丛、陶宝萍、公益岗1人。
李宗兴:负责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全面工作。
张新丛、寸菊艳:负责组织、安排应急期间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情速报及震后趋势的快速分析判定;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研判等工作,适时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
陶宝萍、公益岗1人:负责应急期间前兆加密监测,参与异常调查核实等工作;完成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3)新闻宣传小组:寸代忠、张丝妍、孙如蕾。
寸代忠:负责新闻宣传小组全面工作。
张丝妍:负责编制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机制;与地震事件发生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震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
孙如蕾、公益岗1人:收集、汇总、发布震情、救灾措施等信息;回答外界询问、回应社会关切。
(4)应急保障小组:寸瑞红、李加稳、蒋绍锋。
寸瑞红:负责应急保障小组全面工作。
李加稳: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保障。
蒋绍锋:负责地震应急期间的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器材的调度及后勤保障供应。
3.各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工作组
按照当地预案,履行部门工作职责。震中所在的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工作组配合市地震应急前方工作组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工作;配合市地震局、应急管理局完成《灾情调查报告》编写等工作。
(二)应急结束
根据地震应急处置时限要求和应急工作推进情况,提出结束应急响应状态的建议,报市抗震救灾指挥长审批并发布执行。
三、市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
市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时,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按《保山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要求,建议市政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市地震局应急前方工作组迅速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配合做好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布置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现场指挥部必要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待省地震局现场应急队伍到达后,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参与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的各个工作组的工作。同时做好当地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的沟通、协调联系工作。
(一)应急响应
1.市局地震应急前方工作组
震后第一时间,局长带一组随市级领导先期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震后1小时内,二组组长参加指挥部紧急会议后带二组随应急队伍和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开展工作。
(1)一组:杨立本、刘鹏、汪吉均
杨立本:负责应急工作总协调,及时与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陪同市级领导赶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参加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提出工作建议;负责全局地震应急工作的指挥、部署;做好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的沟通、协调联系工作。
刘鹏:负责抗震救灾影像资料的收集,待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到达后参与省地震局现场信息宣传组和秘书组等临时性工作;做好市局前后方的沟通、联系等工作;3小时内完成《灾情预评估报告》,并收集《震情趋势研判意见》提交局长审阅。视情况配合组织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
汪吉均:负责安全驾驶和车载电台的使用准备和维护。
(2)二组:尹国佳、李灏、孙自刚、郭保生。
尹国佳:负责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沟通、协调联系工作;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等会议等工作。向工作一组提出应急工作相关建议。
李灏:负责与省地震局相关处室取得联系,了解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组建有关需求并及时反馈灾区县级指挥部;待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到达后,陪同查看灾情,参与省地震局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组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完成《灾情损失评估报告》。
孙自刚:负责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协调、参与等工作;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现场工作队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配合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
郭保生:负责安全驾驶和车辆维护。
2.市局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
寸代忠:负责后方应急总协调工作,指导下设各小组开展工作,负责新闻发言,参加后方指挥部会议。
(1)综合协调小组:寸代忠、王绍刚、张红宝、公益岗1人。
寸代忠:负责综合协调小组全面工作。
王绍刚:负责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负责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及时收集上级地震部门现场工作队出队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协助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排地震应急期间全面工作;协调各组的应急工作;震情简报编写等文秘工作;3小时内收集《震情趋势研判意见》《灾情预评估报告》,配合新闻宣传小组准备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张红宝、公益岗1人:负责灾情收集;地震应急事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完成综合协调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2)震情跟踪研判小组:李宗兴、寸菊艳、张新丛、陶宝萍、公益岗1人。
李宗兴:负责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全面工作。
张新丛、寸菊艳:加强与省地震局监测中心、预报中心的沟通联系,负责组织、安排应急期间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情速报及震后趋势的快速分析判定;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研判等工作,3小时内完成《震情趋势研判意见》,提交前方工作组和综合协调小组。
陶宝萍、公益岗1人:负责应急期间前兆加密监测,参与异常调查核实等工作;完成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3)新闻宣传小组:寸代忠、张丝妍、孙如蕾、公益岗1人。
寸代忠:负责新闻宣传小组全面工作。
张丝妍:负责编制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机制;与地震事件发生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震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
孙如蕾、公益岗1人:收集、汇总、发布震情、救灾措施等信息;回答外界询问、回应社会关切。
(4)应急保障小组:寸瑞红、李加稳、蒋绍锋。
寸瑞红:负责应急保障小组全面工作。
李加稳: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保障。
蒋绍锋:负责地震应急期间的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器材的调度及后勤保障供应。
3.各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工作组
按照当地预案,科学、有序开展好地震应急处置各项工作。震中所在的县(市、区)做好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布置和建设工作,确保现场指挥部必要的办公和生活条件。
(二)应急结束
根据国家、省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的地震应急处置时限要求,结合实际,提出结束应急响应状态的建议。
四、邻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
邻区发生5.0以上地震时,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视灾情建议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后,按相应启动应急响应级别履行工作职责。
1.市局前方工作组,做好赶赴影响区准备工作,视情况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影响区抗震救灾工作。若发生灾情,按时完成我市地震灾害损失报告,及时到省地震系统现场指挥部进行灾情汇报,纳入省灾评统计。
2.市局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综合协调小组负责应急期上传下达、震情简报编写、电话咨询等临时性工作;震情跟踪研判小组负责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后1小时内,召开紧急震情会商会议,及时跟踪研判震情、跟踪工作;新闻宣传小组负责收集、汇总和发布震情、灾情、救灾措施等信息;应急保障小组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和物资经费保障。
3.各县(市、区)地震应急工作组,按照当地预案,开展好本地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部分 2021年应急轮值方案
一、市地震局应急值班由局办公室安排和管理,法定节假日由实职副科以上人员轮流值守,其他时间按照值班安排表依次轮值。
二、各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负责本单位值班人员的安排和管理。
第四部分 现场工作队工作纪律
一、坚持灾情就是命令,做到反应迅速。凡是保山中心城区及附近地区发生3.5级以上地震、其他县(市)发生4.0级以上地震及邻近州市发生5.0级以上地震(对我市造成破坏影响)必须第一时间进入工作岗位,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严格遵守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纪律,高度重视地震现场应急的各环节工作,工作中服从指挥、服从组织、尽职尽责,确保做到及时、高效、有序。
三、在应急工作中反应迟缓、履职不到位的将按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工作有失误的取消个人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因工作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规定程序给予行政问责和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