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地震局、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决定于2022年至2025年联合开展“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云南作为活动试点省份,2022年将在全省选取800所学校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按照全省主题活动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现将《保山市“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保山市地震局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保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6月2日
保山市“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民科学素质、民族团结进步和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进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则纲要(2021—2035年)》,进一步提升全市各族群众和中小学校师生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按照“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试点工作要求,结合保山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则纲要(2021—2035年)》要求,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推动民族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学校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质量,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小学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助力增强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二、活动对象
全市30所中小学校。
三、活动目标
2022年,从全市964所中小学校中选取30所中小学校试点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预期捐赠图书30套(1200册),开展科普讲座30场次,举办应急演练30场次,培养30名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捐赠一批防震减灾科普智能屏幕和应急物资柜,受众学生达1万人次,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
以提升民族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小学校师生防震减灾科学素养为主线,结合中小学校安全教育要求,举行“五个一”系列活动,即:捐赠一套科普读物、举办一场科普讲座、举行一次紧急避险疏散演练、开展一次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班会、培养一名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
捐赠一套科普读物。向试点学校捐赠一批以应急避险技能、地震科学知识、前沿科技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
举办一场科普讲座。由地震部门牵头,培养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广泛动员各级地震科技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等,深入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
举行一次紧急避险疏散演练。结合各地学校实际情况,指导和帮助学校制定规范化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一次涵盖地震避险、疏散、急救等内容的示范性地震应急演练。
开展一次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班会。结合图书捐赠、科普讲座、应急演练、地震监测中心(站)、防震减灾科普馆开放等活动,鼓励学校开展一次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班会。
培养一名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积极为学校培养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提升学校教师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力。
(二)开展其他有关活动
结合主题活动有关要求,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11·6”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日等有利时机,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及讲座、指导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实施步骤
(一)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中国地震局 教育部 国家民委 中国科协关于联合开展“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的通知》和《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联合印发〈云南省“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保山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
责任部门:市地震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
完成时限:2022年5月
(二)遴选试点学校
本着以民族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小学校为重点的选取原则,按照省级要求,在全市964所中小学校中遴选30所中小学校作为试点学校开展主题活动。
责任部门:市地震局、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
完成时限:2022年5月
(三)捐赠图书
按照省地震局安排的科普读物数量,为30所试点学校配发捐赠科普图书。
责任部门:市地震局、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
完成时限:2022年5月至6月
(四)培养一名传播师
从各试点学校选取1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科普教师,由省地震局牵头组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批次为学校培养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
责任部门:市地震局、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及各试点学校
完成时限:2022年5月至6月
(五)举办一场讲座、开展一次演练
由市县两级地震、教育体育部门选派专业业务人员和试点学校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师负责,举办1场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和开展1次应急演练。
责任单位:市、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及各试点学校
完成时限:2022年10月
(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各试点学校结合图书捐赠、科普讲座、应急演练、地震监测中心(站)、防震减灾科普馆开放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1次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班会。
责任单位:各试点学校
完成时限:2022年10月
(七)开展重要时段宣传活动
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11·6”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日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及各试点学校
完成时限:2022年11月
(八)迎接中期评估
按照要求,迎接省级对全市主题活动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为更好开展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积累经验。
责任单位:市地震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
配合单位: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及各试点学校
完成时限:2022年9月至10月
(九)总结评选示范学校
结合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情况,对试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择优推荐一批工作有思路、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优秀典型进行宣传推广,按照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原则,评选一批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责任部门:市、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
配合单位:各试点学校
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十)开展征文活动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统一安排,组织开展征文活动,动员各试点学校师生、地震系统工作人员以及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等踊跃参加,积极投稿,评选“十佳优秀征文”。
责任单位:市地震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
配合单位:县(市、区)地震(防震减灾)局、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学技术协会及各试点学校
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六、组织领导
成立保山市“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地震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学技术协会有关领导和人员组成。
组 长:李旭蓉 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王兴孝 市委教工委委员、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寸代忠 市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永强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毕 蕾 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成 员:杨映武 市教育体育局学校安全科科长
孙如蕾 市地震局科普宣传科二级主任科员
杨 鹏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工作科科长
杜 莉 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
领导小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有关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主题活动试点工作方案,研究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审定评比表彰结果等。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联络组,由各成员为各单位联络员,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联络和具体业务工作,并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要求。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力支持和配合做好全市主题活动试点实施工作,确保主题活动有效、有力推进。
(二)加强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工作联络组要加强与县(市、区)和试点学校的沟通交流,强化工作跟踪问效,适时掌握活动推进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工作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间节点要求稳步推进并按时完成。
(三)加强舆论宣传。各成员单位及试点学校要通过各级主流媒体和各自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报道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扩大活动宣传影响范围,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为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