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保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直属市人民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自收自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负责全市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运营。
2.机构情况。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保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保办字〔2019〕55号)文件批准中心设置内设机构10个,包括:办公室、稽核执法科、计划财务科、业务管理科、信息技术科5个科室;下辖隆阳、腾冲、龙陵县、昌宁县、施甸县5个管理部。
3.人员情况。市委编办核定中心编制为30名,年末实有职工84名,其中:编内30名,编外合同制职工54名。2022年职工变化情况:编内职工新增2名;编外合同制职工根据住房公积金业务需要新增8名,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心与11名合同到期的编外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22年,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党建引领强化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好满足缴存职工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实现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1.54亿元,提取住房公积金管理经费4,621.85万元,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0,691.38万元,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用活用好住房公积金。2022年新增缴存单位239个、缴存职工10,161人,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3.98亿元,符合条件的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和向职工发放贷款23.8亿元,资金使用率高达99.29%。二是持续提升网上服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升级改版门户网站,拓展手机App、网上办事大厅和自助柜员机业务办理功能,利用“数据共享核验”和“不见面审批”等手段,推出更多服务事项的“一次都不跑”。年末,在线办结业务69,781笔,其中单位业务58,544笔,个人业务11,237笔。推出微信小程序办事服务渠道,以“即用即走”为特点,“秒登录”为优势,操作上便利快捷,安全上有保障、更稳定。全面建成“跨省通办”服务机制,通过全程网办、代收代办、两地联办的方式,打破服务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满足职工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需求,扩大跨地区互通互认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13项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进与人民银行二代征信系统的切换工作,全省首家,全国领先以金融城域网方式接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自主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强化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推进数据互联共享工作,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挖掘已共享数据的应用场景,为缴存人提供更为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化服务。三是有效防范和化解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风险。加强业务系统管控,将内控制度和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提升管理的标准化,不断完善征信业务管理体系,用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有效化解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等业务风险;加强贷后资产管理,健全贷款违约处置机制,加大对违规提取和违规获取住房公积金贷款行为的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保山市财政局批复中心2022年度管理费用指标为29,785,889.00元(含以前年度批准结转2022年继续实施的中心腾冲管理部便民服务大厅预算指标6,610,000.00元),本年预算扣减上年度结余资金2,014,945.24元后市财政应拨入经费为21,160,944.00元,因财政资金困难,实际拨入经费18,624,000.00元(其中2,536,944.00元预算经费未拨);利息收入25,371.71元,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1,362.64元。本年实际收入合计27,275,679.59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
管理费用 |
2022年 |
||
预算批复 |
实际拨款 |
决 算 |
|
1、工资和福利 |
12,892,394.00 |
12,293,600.00 |
10,109,648.88 |
2、商品和服务 |
4,631,200.00 |
3,760,400.00 |
2,902,740.08 |
3、对个人及家庭补助 |
1,202,295.00 |
470,000.00 |
602,281.49 |
4、资本性支出 |
11,060,000.00 |
8,710,000.00 |
10,547,560.00 |
合 计 |
29,785,889.00 |
25,234,000.00 |
24,162,230.45 |
(2)差异原因分析。
工资和福利支出: 预算批复为12,892,394.00元,实际拨款12,293,600.00元,决算支出10,109,648.88元,比实际拨款节约2,183,951.12元。一是2022年预算编外合同制职工60人,年末实有54人,比计划人数少6人,工资节约经费977,688.70元;编内职工自2022年起暂停发放“2017年增加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预算节约398,358.14元;二是由于工资基数比预算低,社会保险费整体节约776,702.28元;三是年休假报酬及事业单位优秀人员嘉奖共节约资金31,202.00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 预算批复为4,631,200.00元,实际拨款3,760,400.00元,决算支出2,902,740.08元,比实际拨款节约857,659.92元。一是中心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倡导厉行节约,办公费、印刷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费共节约379,282.79元;二是中心年末职工人数及工资支出相较于预算数少,福利费及计提工会费比计划少144,684.20元;三是委托业务费、诉讼费、劳务费、广告宣传费及其他节约经费333,692.93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批复为1,202,295.00元,实际拨款470,000.00元,决算支出602,281.49元,比实际拨款超出132,281.49元,原因为:财政资金困难,2022年应拨款21,160,944.00元,实际拨款18,624,000.00元,比计划少拨2,536,944.00元,导致中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整体比实际拨款超支132,281.49元,但工资和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共结余3,041,611.04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不超年初预算批复金额。
其他资本性支出:预算批复为11,060,000.00元(含以前年度结转腾冲管理部业务大厅指标6,610,000.00元),实际拨款8,710,000.00元(含以前年度结转腾冲管理部业务大厅指标6,610,000.00元),决算支出10,547,560.00元,比实际拨款超出1,837,560.00元。一是办公家具购置节约经费94,940.00元;二是信息化建设项目超支1,932,500.00元,原因为:财政资金困难,2022年应拨款21,160,944.00元,实际拨款18,624,000.00元,比计划少拨2,536,944.00元,导致中心资本性支出整体比实际拨款超支1,837,560.00元,但工资和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共结余3,041,611.04元,资本性支出不超年初预算批复金额。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中心管理经费事业收入2021年结转8,624,945.24元,占31.62%,2022年中心事业收入18,624.000.00元,占68.28%,存款利息收入及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26,734.35元,占0.1%,收入合计27,275,679.59元。
中心管理经费事业支出合计24,162,230.45元。其中工资和福利支出10,109,648.88元(含交纳的社会保障资金3,290,365.72元),占41.84%;商品和服务支出2,902,740.08元,占12.0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602,281.49元,占2.49% (主要为中心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及退休人员统筹外工资);其他资本性支出10,547,560.00元,占管理费用43.65%。
(2)中心无下属单位,各科部室财务收支统一核算。
(3)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
中心管理经费事业收入2021年结转8,624,945.24元,占31.62%,2022年中心事业收入18,624.000.00元,占68.28%,存款利息收入及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26,734.35元,占0.1%,收入合计27,275,679.59元,比上年减少1,842,873.98元,主要为上年度购置了5辆公务用车增加预算收入1,550,000.00元。
2022年实际事业支出24,162,230.45元,比2021增加支出3,668,622.12元,造成变动的主要原因为:
增加项:本年度腾冲管理部便民服务大厅房屋增加支出6,610,000.00元;
减少项:一是本年度无购置车辆支出,比上年度减少1,404,170.10元;二是由于信息化项目支出比上年度较少1,423,300.00元。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执行情况:2022年“三公经费”共支出72,309.71元,未超出预算标准,其中:中心没有工作人员因公出国,费用支出为“零”;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70,144.71元,比上年减少1,442,345.15元,主要是由于上年度中心购置5辆公务车增加支出1,404,170.10元,本年支出不超过年初预算;招待费支出2,165.00元,接待三批次共计29人,比上年减少1,260.00元,不超年初预算。
(2)会议费支出情况:2022年会议费支出3,718.00元,比上年增加1,008.00元,不超年初预算。
(3)培训费支出情况:2022年培训费支出142,459.251元,比上年节约31,132.50元,不超年初预算。
(4)其他对部门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中心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中心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中心不是财政预算单位,没有相关财政拨款收入、支出。
5.非财政拨款收入分析。
2022年度非财政拨款收入合计18,650,734.35元,其中事业收入预算21,160,944.00元,由于财政资金困难,实际拨款18,624,000.00元;中心无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为利息收入23,571.71元,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1,362.64元。中心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收入主要为事业收入。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22年预算实际结余资金3,113,449.14元。原因为:一是中心职工工资和年末人数比预算低,节约了工资及社保费用;二是因中心暂未进行行业体制深改,减少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三是中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倡导厉行节约,节约了公用经费。全年共节约预算资金3,113,449.14元,用于冲抵中心2023年度预算资金。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1.资产负债结构
(1)2022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8,267,401.81元,其中银行存款7,516,874.81元,其他应收款750,527元(预发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
(2)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价值为:固定资产原值44,530,851.14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6,955,510.37元,固定资产净值27,575,340.77元;无形资产原值10,504,986.00元,无形资产累计摊销7,053,050.96元,无形资产净值3,451,935.04元。
(3)流动负债5,228,748.67元,“其他应付款”余额4,733,545.51元,“应付职工薪酬”余额495,203.16元。
(4)净资产合计为34,065,928.95元。
2.资产负债对比。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13.31%,比2021年上升0.62%,负债为“其他应付款”(为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费、教育经费、各种设备采购物资的应付款及保证金)和“应付职工薪酬”(计提的编外合同制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中心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单位,不涉及相关情况。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中心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单位,不涉及相关情况。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财务决算工作情况: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在市财政局召开决算会议后,立即组织召开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信息技术科及五个管理部负责人会议,对2022年度的决算工作从组织领导、决算工作、银行存款核对、固定资产清查、住房公积金匹配资金和应收应付款说明等进行了专门的安排部署,确保财务决算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及时的向市财政局报送各类决算报表。
附件: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附件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18,650,734.35÷18,650,734.35×100%=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24,162,230.45÷24,162,230.45×100%=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10,711,930.37÷24,162,230.45×100%=44.33%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13,450,300.08÷24,162,230.45×100%=55.67%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24,162,230.45-132,099.00)÷84=286,072.99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
中心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无财政拨款收入,无相关指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