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粪污排放管理的建议》(编号0035号),已交我局研究主办、市生态环境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畜禽养殖场户畜禽粪污收集、贮存、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提升改造。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牵头对五县(市、区)划定的畜禽养殖禁限养区进行了规范调整,编制印发了4个畜牧大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每年年初制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计划》。每年制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通过宣传、培训、督促、指导,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环保意识、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粪污乱排、乱放现象明显减少。据省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信息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为92.53%,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配置率为99.66%,完成国家、省级下达79%、维持在97%以上的目标。
二、问题答复
(一)关于“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不够完善,零散养殖户大都未建设堆粪场、污水池等设施,畜禽粪便仅简单堆积或直接排放”的答复。
一是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情况。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在源头减量上,推广安装饮水嘴、自动饮水碗及采用水帘、风机、空调降温等设备装置,减少用水量,全市畜禽养殖场(户)共安装自动饮水嘴或自动饮水碗等549924套、个(规模养殖场246488套、个,养殖户303436套(个),独立安装生产用水水表17731个,其中,规模养殖场1015个、养殖户16716个。有14个养殖场采取空调降温,19个养殖场采用水帘降温,1923个养殖场(户)采用风机降温,其中,规模养殖场237个、养殖户1686个。在过程控制上,全市有236932个养殖场(户),其中,规模养殖场1680个、养殖户235252个。采用“干清粪、垫料养殖、限制用水”等工艺,不冲洗或高压冲洗圈舍,控制用水量,减少粪污产生总量。在末端利用上,采取“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等工艺的养殖场户有124156户,其中,规模养殖场1647户、养殖户122509户。粪污集中收集处理后就近就地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
二是2024年底养殖场户粪肥利用情况。粪肥还田利用场户218404户,其中,规模养殖场1743户、养殖户216661户),委托第三方处理场户251户(规模养殖场36户、养殖户215户;建设沼气池养殖场(户)6891户,其中,规模养殖场135户、养殖户6756户;有机肥生产企业10家(隆阳区5家、施甸县1家、腾冲市2家、昌宁县2家),2024年生产有机肥6.25万吨。
三是畜禽粪肥还田播种面积情况。2024年全市粪肥还田用于各类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别为:粮食类作物播种面积347784亩、蔬菜类作物播种面积260885亩、水果类作物播种面积67527亩、林木类作物播种面积7332亩、饲草类作物播种面积83182亩、经作类作物播种面积32188亩。各类粪肥施用作物播种面积远远小于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014000亩、蔬菜种植面积845400亩、水果种植面积454600亩、饲草类作物播种面积227900亩、经作类作物种植面积1260800亩(茶叶种植面积667700亩、咖啡种植面积144900亩、烤烟种植面积448200亩)。各县(市、区)辖区内粪肥施用作物播种面积也均小于各地各类作物的实际播种面积。
(二)关于“粪污治理有关的激励与监管措施不完善”的答复。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2019年以来,全市整合生猪调出大县、肉牛产业发展、省级畜牧业生产发展等项目资金5683.25万元,争取了五县(市、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及龙陵县畜禽粪污资源利用项目资金22102万元,共支持1134个养殖场、19816户散养户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管道(沟)33.25万米、堆粪设施7.98万平方米、污水收集设施28.58万立方米、购置粪污收集处里设施11935台(套),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设得到加强。
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对五县(市、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行随机现场抽查和问卷调查。2024年共抽查34个乡镇20个村117户散养户、67个规模养殖场、12个畜禽屠宰场及1个无害化处理厂;组织开展了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信息核实,抽取30户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现场核查和指导;1006个规模养殖场对粪污销售、粪污还田、粪污赠送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建立相关台账。
三是强化日常监管。生态环境部门严把规模化畜禽养殖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关,严格执行排污许可登记制度,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纳入每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压紧压实养殖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四是加大宣传培训。2024年农业农村部门采取“请进来、沉下去”及集中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围绕畜禽科学养殖、动物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等专题,组织市县乡科技人员、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养殖场(户)开展培训432期30099人次,其中开展东河流域隆阳区段及养殖密集区粪污资源化利用、安全生产、科学养殖培训55期4685人次;开展伊洛瓦底江流域(腾冲、龙陵段)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安全生产、科学养殖技术培训239期17751人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明白纸、告知书等3万余份。
通过努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一定成效,达到国家、省级目标要求,但仍存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资金拨付不到位,项目验收不及时,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部分规模养殖场(户)粪污设施投入不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立不够规范;养殖场(户)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部分畜禽养殖业主污染防治和环保意识不强、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担当不够等问题。
下一步,全市将持续开展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加强畜禽养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力度,加大生态环境违法案例警示教育,压实养殖业主环保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畜禽养殖场(户)污染防治和环保意识;督促指导各地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建立运行长效机制;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粪污资源化利台账,及时准确记录有关信息,确保畜禽粪污去向可追溯;鼓励养殖场(户)采用低成本、易操作的粪污处理工艺,实现粪污就近就地肥料化利用,不断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再次感谢对保山畜牧产业的关心与关注。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国良 1518487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