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6109-4/20250207-00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住建局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25-02-07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林草局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2024年,市林草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工作的重大部署,深入落实“3815”发展战略,向上争取资金80129.46万元,完成率191.9%,较好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林长护林出成效,高要求推深做实林长制2023年度省对市林长制考评保山市排第3名,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林长制激励州(市)推荐单位,耕地保护工作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一是强化林长制实施运行。印发年度巡林方案、林长制工作要点,调整充实市级林长责任区,逐级建立林长重点任务清单及部门协作清单。召开市级林长制部门协作会议3次,市级林长巡林33人次,县级林长巡林331人次,发现解决问题96个二是推行“一长四员三队”新模式。全市设四级林长、村组专管员、护林员和自主管理员共2万余人,组建三类扑火队2164支2.63万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三是完善制度保障。在落实6项配套制度的同时,新建立重点工作情况通报、督办、提醒和林长提示单(函)、巡林(督察)发现问题清单等工作机制和“五个清单”,并有效运行。四是全方位开展监督。依托各级人大、政协、纪委、督查室深入开展监督,同时开展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市县两级总督察、副总督察累计开展督察10次,发现并交办问题2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做到了以督促行、以督提质。五是有序推进林草领域改革。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断提高林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制发《保山市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五条措施》,有效破解国有林场发展机制不活等问题。扎实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积极稳妥推进林草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二)坚持安全为本守底线,高标准管护林草资源。一是扛牢生物生态安全责任。在全省率先制定《保山市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评判标准》,通过常态化监测,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评估达到最高的V级安全。组织完成《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3-2032年)》编制并获国家林草局批复。配合省级完成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申报材料,云南和西藏两省已将创建方案上报国家林草局编制上报《保山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和《保山市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矛盾冲突调查核实报告》,优化调整全市13个自然保护地内突出矛盾问题,涉及面积1.47万公顷。组织完成《云南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桫椤生境保护与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并获省级专家评审。高黎贡山实施“五种保护模式”、织密“五张网”的经验做法,成为省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刊发的正面典型案例。二是紧盯森林草原防灭火。森林火灾次数及受害面积较去年分别减少67%、91.5%,森林受害率仅为0.0042‰,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不超过0.9‰的要求。争取到增发国债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建设项目资金4.99亿元,建设防火应急道路1105.45公里。腾冲市森林防火“户主轮流挂牌值班”制度获国家林草局认可。在2024年全省林草行业地方专业队技能竞赛中,保山代表队获团体综合成绩第一名。三是从严打击违法行为。紧盯“百日攻坚行动”,深入开展森林督查和违法违规用林整治,核实率和查处整改率均为100%,违法面积、违法蓄积有效下降。四是持续抓好有害生物防控。严格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控和植物检疫执法,产地检疫率、调运检疫率均为100%。完成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并通过省级验收。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0.1782万亩、草原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0万亩,防治率均为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001‰,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

(三)坚持国土绿化固根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明晰林草资源底数完成林地保护等级优化调整工作,为全市资源管理和要素保证奠定基础。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并通过省、市两级检查,试点县通过省级验收。完成2期国家森林督查核查工作,共核实2663个图斑,核查面积2509.6019公顷。全力推进林草湿荒普查工作,第一阶段的地类对接工作率先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有序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完成营造林13.288万亩,义务植树300万株,建成6个保障性苗圃、301个森林乡村,森林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科研报告启动编制。完成林木良种选育及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组织申报林木良种16个,制定林草领域保山市地方标准18项。三是巩固生态修复成效。稳步推进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落地上图数据复核工作,全市完成复核面积42.4万亩。积极申报云南省保山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任务18万亩,总投资12.075亿元。编制《云南省保山市滇西南岩溶区森林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2025-2028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人工造林1.63万亩,退化林修复9.87万亩,草原改良2000亩,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小水窖)建设150处,报告已通过国家林草局评审。编制上报《保山市2024年度其他国土绿化项目实施方案》,拟建设人工造林0.2万亩、木本油料低效林改造9万亩、中度退化草原修复0.1万亩。四是加强草原和湿地保护。开展草原变化图斑核查和治理草原超载过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工作,1个试点县完成县级验收,4个非试点县通过省市联合质量抽验推进《保山市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推动腾冲北海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全力抓做林业碳汇工作。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切实推动碳汇工作由虚向实的转变,腾冲市被评定为云南省林业碳汇试点市。

(四)坚持“两山”资源新发展,竭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相统一,大力发展林草资源经济2024年全市实现林草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67.82亿元,同比增长20.06%一是提升巩固传统产业率先开展核桃“疏密、降冠、混农、增效”等工作,实现亩产干果200公斤以上、亩产值2000元以上,辐射带动全省推广应用50多万亩。新建核桃初加工一体化生产线4条,完成油茶培育任务7.5万亩,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7期,总培训人数8343人,发放各类技术手册6200册,共向上争取资金2200多万元。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市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55万亩,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03个、康养步道207.3公里,腾冲市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隆阳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区。保山市林下经济发展“一租二包三分红四带动”模式被省委王宁书记批示。第八届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保山市龙陵县举办,为我市打造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提供有力支持。三是积极引资兴林。先后对接20多家企业,策划包装项目14个。成功引进保山耀阳农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隆阳区、昌宁县、施甸县、腾冲市1亩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6月底前建成,完成投资2亿元左右。四是抓实林草要素保障。依法做到“应批尽批、能批快批”,完成项目使用林地草地审批369件4091公顷,保障全市195亿元重大项目投资和用地。保东电、腾冲丛台酒业创全省林地审批记录。五是强化主体培育累计培育国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7个,腾冲、龙陵林草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林草特色产业园区,对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保山市林草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坚决扛牢扛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着力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林长制组织体系,着力提升林长履职效能。聚焦林长制目标任务,围绕林长制省级考评方案,抓紧抓实林长制实施运行等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健全制度,推动各级林长巡林工作常态化,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抓实生物生态安全,全面提升保护地管护水平。一是抓实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贯彻好《保山市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与保护工作方案》,压实各方责任,建立高效务实的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配合做好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立足高黎贡山生物资源优势,全面保护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二是谋划推动“四园”建设。推动高黎贡山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园、高黎贡山百药园、龙陵县一碗水桫椤公园、隆阳区百花岭百花园建设,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三是完善高黎贡山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加大科研队伍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监测站建设,建立科研监测体系,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病虫害疫情监测。

(三)探索“两山”转换新模式,全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着力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富群众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一是巩固传统林草产业。开展核桃疏密降冠示范推广,打造核桃丰产示范样板,提高核桃单产,做大核桃油产业,不断巩固传统木本油料地位。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龙陵石斛、做大腾冲红花油茶产业二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对林下野生资源集中分布区域开展封山保育和人工促繁,实现林下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永续利用。加快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基地建设,支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和专家服务机制,探索林下经济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临沧耀阳药业的沟通和合作,加快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加快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依托云南省林草特色产业园区(腾冲市林草产业园区、龙陵县林草产业园区),强化林下经济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落户保山。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支持,深化银政企合作,探索“企业+国家储备林建设+N”发展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加速向林下经济集聚,促进林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四是构建林下经济管理体系。加强林地资源普查,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实现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健全林下经济管控制度,严格落实林下经济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准入清单管理制度、森林生态功能影响评价制度等,分区、分类利用林地资源,有序推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

(四)抓好国土绿化行动,转化生态优势为发展动能一是全面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谋划好2025年营造林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非农化”“非粮化”耕地保护政策,依法依规落实新造林地,好滇西南岩溶区森林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地块落实准备工作,推动石漠化、干热河谷、城镇面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构建生态屏障。二是力做好国储林建设工作力争保山市2025-2028年拟利用超长期国债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落地建设三是协商推动我市林业碳汇开发不断发展持续推动腾冲市碳汇工作省级试点建设,构建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为主的多目标经营模式,研发森林保护修复和固碳增汇关键技术。

(五)提升监测处置能力,抓好林草资源管护一是抓好森林火灾防控。紧盯森林防火“两个普遍性问题”,积极推广“户主轮流挂牌值班”制度,深入推进宣传教育“五进”,提升全民防火意识。严格火源管理,扎实推进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和违规用火整治专项行动,提升火情监测、火险预警、火灾处置能力,强化一线扑火人员能力培训,提高火灾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项目申报建设力度,持续推动增发国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确保按期完成投入使用。二是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完成年度防治任务。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和专项普查工作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好红火蚁、薇甘菊等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与防控,打击违反林业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行为,确保检疫执法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取得实效。三是统筹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森林经营,通过采伐更新、抚育复壮、择伐补造等措施,加快低产低效林和成过熟林改造更新。依法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提高审批效率,高效提供林草要素服务保障。四是抓实草原和湿地保护管理。加强草原保护和监测监管,指导县级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后续工作。做好《保山市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后续工作,加强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指导湿地管理机构落实湿地保护、监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和源头管控以自然教育为主题,持续开展生态保护知识,提高群众参与度。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保持对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日常检查抽查积极查办林政案件,查处打击乱占林地、乱占草地湿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六)力推森林康养产业,统筹林草资源全域发展。以申报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契机,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实现森林康养与医疗、养老、体育、文化等行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隆阳区香柏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腾冲恒益东山草原旅游景区、腾冲北海湿地、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昌宁右甸河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持续推动北海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工作,加快形成林草生态旅游旅游产业集群。加强高黎贡山百花岭观鸟产业的示范引领,有效提升腾冲曲石姜家寨、来凤山观鸟点接待容量,推动隆阳太保山、施甸善洲林场、腾冲猴桥、龙陵龙新、昌宁天堂山等观鸟点建设,加快野生动植物观赏产业发展。

(七)建立完善机制,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是持续深化“三权分置”,提高林权服务水平。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妥善处理原林权证与不动产权证的关系,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探索建立林权合同备案与林权登记联办机制。二是规范集体林权流转,促进林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一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股份合作经营、联合经营、委托经营等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国有林场联农带农机制,实施“百场带千村”行动。是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将林权交易服务、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和政策的林权抵押贷款给予贴息扶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发林草金融、保险、信托业务。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