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模式
赋能信访工作法治化源头治理
马雪飞
宁夏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按照“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实践要求,探索创新“阵地+机制”、“排查+化解”、“调解+包案”三个工作模式,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源头治理取得新成效。
一、构建“阵地+机制”模式,加强科学统筹
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的“调节器”,主动担起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职能职责。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把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事来抓,先后制定出台完善基层治理体系“1+6”政策文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和“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全区信访部门牢牢把握基层社会治理中信访工作的目标任务,形成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访调对接”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制度,细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12条具体措施。各市、县(区)积极创新基层信访治理新模式,探索建立信访矛盾联调联处“1598”工作法、党建引领信访“1+1+3”工作格局,源头治理政策体系更加定型成熟。
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大力推进联席会议机制向基层延伸,193个乡镇、47个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覆盖并有效运行。自治区、市、县三级组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组,在信访场所设置涉法涉诉接待窗口,并实体运行。县(区)级以上86%的信访接待大厅与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完成整合,实现了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大力推进“互联网+信访”,积极打造群众诉求表达新渠道,信访信息系统联通应用率98.4%。挂牌成立省级“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人民调解、行政复议、仲裁、心理疏导等力量协同化解信访问题,建成“信访商议庭”、“马宁昌工作室”等群众家门口的解纷矩阵。
三是强化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群众信访问题依法容缺化解的指导意见,纵深推进“一重点两重复双交办”化解机制向“双督办”、“双包联”、“双反馈”延伸,实现“推动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建立信访、领导留言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代表建议等渠道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四方联动”机制,定期将信访渠道收集的人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具有典型性的人民建议报送有关部门,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联合政法、公安等部门,建立问题发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不断织密源头预防网络。
二、构建“排查+化解”模式,夯实法治基础
把关口前移作为源头治理的“安全阀”,坚持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
一是抓早问题发现。用好“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依托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发挥“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网格员)+信访”作用,做到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全程调解、台账管理全覆盖。突出县(区)“枢纽”化解、乡镇(街道)“一站式”化解、村(社区)“面对面”化解,推进矛盾纠纷村(社区)掌握“日清日结”、化解“日清周结”、乡镇(街道)化解“周清季结”,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稳步提升。
二是抓深矛盾排查。聚焦城乡建设、劳动社保、房产物业等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排查化解信访矛盾风险专项工作,对重点信访事项全面起底、明确责任、全力化解。全方位立体式排查掌握矛盾纠纷,统筹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成立矛盾纠纷化解互助联盟,盘活、动员优质资源,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及时就地高效化解。
三是抓实风险管控。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对重大项目开展审查评估,使评估过程成为倾听民意、化解民忧的过程。对重点信访事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落实信息共享,确保各级信访部门全程跟进督办。联合行业部门组织开展信访问题源头预防攻坚行动,深入排查各领域、各行业的信访隐患,推动信访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
三、构建“调解+包案”模式,聚力矛盾攻坚
把化解突出信访问题作为源头治理的“减压仓”,坚持不懈化解“骨头案”、“钉子案”。
一是坚持把调解贯穿始终。着力深化“访调对接”,强化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联动,针对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存在的卡点堵点,完善区、市、县、乡、村五级信访调解体系,做到资源整合、科学分流、结论对接,形成信访联解、矛盾联调、工作联动局面。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律师、人民调解员、社区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接待群众来访、调解信访矛盾制度,提高调解有效性和公信力,打造了“兰花芬芳”、“谭桥做法”、“枫桥式共享法庭”、甘城子村“法治家园”等一批基层调解品牌,信访事项调解成功率92%。
二是坚持领导包案示范带动。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制度,集中开展领导包案化解重复信访工作,明确包案环节责任、措施、时限、效果等具体要求,着力打通责任落实和问题解决“最后一公里”,在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和示范带动下,一大批涉及“三跨三分离”、房地产保交楼等历时时间长、涉事资金多、化解难度大的信访问题得到妥善化解。目前,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在我区已成为常态,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
三是坚持系统发力合力攻坚。推动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系统抓、抓系统的职责作用,聚焦打通“路线图”、细化“导引图”,制定完善20个重点领域依法分类处理清单,“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组织开展行业系统信访问题专项行动,落实“一事一方案、一策一专班”,以问题“案结事了”、群众“事心双解”为标准,坚持提级督办与挂牌督办、专项督查、风险预防并用,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同比大幅下降,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信访局,作者马雪飞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自治区信访局局长
转自:国家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