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15-3-/2021-0915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政府决算
  • 发布日期
  • 2021-09-15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关于保山市2020年地方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监督索引号53050003100011000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文件

 

关于保山市2020年地方财政决算

草案的报告

 

2021826日在保山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

保山市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保山市2020年地方财政决算和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情况,请予审查。

一、全市和市本级地方财政决算的主要情况

(一)全市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5433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95.6%,比上年决算数减收16719万元,下降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09397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0%,与上年决算数持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43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53774万元(含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债务转贷收入148500万元,上年结余6694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610万元,调入资金427959万元,收入总计300122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0939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029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86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477万元,支出总计292177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79454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支出。结余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四季度下达的部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因项目进度未达到拨付条件,需结转下年使用。

平衡情况与年初报告数相比,主要收支变动情况为:一是上级补助收入减少4919万元。主要为与省结算后,其他税收返还收入减少5528万元(省级通知2020年提前下达2021年增收留用和以奖代补资金,需在2020年进行扣除),年终结算补助增加745万元,东航省内航线回程增值税返还减少350万元,小湾电站企业所得税转移结算增加22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6万元(与省对账四舍五入原因造成)。二是调入资金增加1091万元。三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2849万元(主要是腾冲市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2849万元)。四是上解上级支出增加2723万元,其中:烟叶税上解增加79万元,其他上解增加2644万元(主要是省级通知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要求保山需上解2019年医疗卫生领域多下达资金2053万元;可再生能源附加增值税上解增加984万元)。五是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4465万元。六是与省结算后年终结余减少4935万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00118万元,比上年增收296642万元,增长42.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27639万元,比上年增支809277万元,增长98.9%(主要是2020年中央为应对新冠疫情,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加大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发行规模,全市共争取805868万元,并在2020年及时形成支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上年增收,有更多财力安排支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0011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544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42800万元,上年结余47813万元,调入资金37817万元,收入总计202398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2763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12500万元,调出资金233593万元,支出总计197373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0256万元(主要是龙陵县结余17234万元、腾冲市结余14925万元、施甸县结余8609万元)。

平衡情况与年初报告数相比,主要收支变动情况为:一是上级补助收入减少1万元。二是调入资金增加2189万元(主要是腾冲市增加调入2146万元,市本级增加调入13万元)。三是调出资金增加1613万元。四是年终结余增加575万元。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71520万元,比上年增收50110万元,同比增长2.3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52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6%,比上年减支12649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15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3万元,上年结余28万元,收入总计7158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0万元,调出资金71053万元,支出总计7157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万元。平衡情况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2812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3%,比上年增收196201万元,增长18.1%;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37022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2%,比上年增支328274万元,增长31.5%;当年收支结余-88959万元,上年末结余59757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08619万元。当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为负的主要原因是:20207月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实行省级统筹,除留存2个月支付费用和2个月备用金外,全部结余上解省级。滚存结余较大的原因是:一是社会保险基金各险种之前年度的结余累积;二是对部分基金结余主要以定存为主进行保值增值管理。滚存结余可以保证未来各险种的支出。

需要特别报告的是:2021年2月,省级在原下达我市2020年新增债务限额730300万元的基础上,再下达我市2020年新增再融资债务限额170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95000万元,专项债务75000万元),同时收回我市债务限额90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5000万元,专项债务25000万元)。

省级核定我市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4254200万元,建议以省核定数4254200万元作为我市2020年政府债务限额,具体为:市本级债务限额为1546900万元,隆阳区479824万元,施甸县482909万元,腾冲市912400万元,龙陵县500770万元,昌宁县331397万元。截至2020年末,我市政府债务余额3913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552900万元,专项债务2360300万元。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519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59400万元,专项债务1160300万元。政府债务余额未超限额。

(二)市本级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38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收17494万元,同比增长1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293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8%,比上年增支80129万元,同比增长22.9%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3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9987万元(含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下级上解收入10354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8500万元,上年结余29709万元,调入资金13654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549万元,收入总计6632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938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78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5299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6270万元,债务转贷支出13223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115万元,支出合计64978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3439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支出。

平衡情况与年初报告数相比,主要收支变化情况为:一是上级补助收入增加745万元(全部为结算补助收入)。二是下级上解收入减少1125万元(主要是与隆阳区清算中心城市税费后,隆阳区上解减少)。三是调入资金增加1070万元(结算时从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四是补助下级支出增加470万元(主要是增收留用和以奖代补资金增加)。五是上解上级支出增加101万元。六是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119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41363万元,比上年增收171227万元,同比增长100.6%完成调整预算的83.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87163万元,比上年增支20437万元,增长4.4%完成调整预算的97.9%。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4136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64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42800万元,上年结余6165万元,调入资金33174万元,下级上解收入49204万元,收入总计127734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8716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596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6544万元,债务转贷支出665356万元,调出资金19908万元,支出合计127493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408万元。

平衡情况与年初报告数相比,主要收支变化情况为:一是上级补助收入减少1万元。二是调入资金增加13万元。三是补助下级支出减少1082万元(主要是减少补助隆阳区中心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四是调出资金增加1081万元。五是年终结余增加13万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7841万元,比上年增收668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54万元,比上年减支161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7%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7841万元,上年结余27万元,收入总计6786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4万元,调出资金67814万元,支出总计67868万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平衡情况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7353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30.5%,比上年增收152762万元,增长47.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53800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67.1%,比上年增支236410万元,增长78.4%;当年收支结余-64465万元,上年末结余31435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49891万元。当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为负的主要原因和滚存结余较大的原因与全市相同

需要特别报告的情况:一是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300万元,当年动支3004.39万元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剩余295.61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二是2019年末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24262万元,2020年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549万元,当年补充9115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9828万元。三是2020年保山市本级权责发生制列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85.18万元,主要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等功能科目。

二、2020年预算执行效果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预算执行具体效果为:

(一)强化收支管理,确保财政预算平衡。面对减税降费、新冠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减收缺口,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依法科学统筹“四本预算”,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能力,加大国有资产资源处置力度,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税源的监测分析,多措并举挖掘收入潜力。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2020年累计争取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30.64亿元,增长7.4%,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支出方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全市“三公”经费下降7.99%,强化对各类资金的统筹使用,集中财力保障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坚持积极有为,倾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全面贯彻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和疫情期间各项优惠政策,全市累计新增减免税费10.02亿元,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和纳税人累计达27004户次。争取直达资金43.3亿元,按照快速直达要求,全力支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有效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抢抓中央增发专项债券、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遇,全市共争取新增专项债73.03亿元,抗疫特别国债7.56亿元,聚焦交通、园区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水利重大工程等领域,有效保障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三)坚持聚焦重点,聚力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支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精准安排和使用扶贫资金,2020年全市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52.59亿元,强化资金监管,为全市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提供财力保障。支持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全市各级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不断加大债务管理政策和举债融资政策的贯彻落实,严禁违法违规融资举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确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统筹安排财政资金10.28亿元,支持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为保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资金保障。

(四)坚持人民至上,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最优先安排的顺序,2020年落实“三保”支出142.97亿元,其中:保工资81.26亿元,保运转14.53亿元,保基本民生47.18亿元。建立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采购“绿色通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及时足额保障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等各项支出,全市动支预备费及统筹各级资金10.28亿元,有力保障防控物资采购、医护人员经费补助、边境疫情防控等各项抗疫支出。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加快补齐各项民生领域短板,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市民生支出投入18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4%,主要是:投入教育领域46.5亿元,增长2%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领域37.69亿元,增长11.5%;投入卫生健康领域32.93亿元,增长7.9%

(五)坚持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总体框架下,稳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教育、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建立财政资金“能进能出”的决策机制,科学配置财政资源。充分发挥项目库在预算编制中的基础性作用,预算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并实行滚动管理,非税收入安排的支出必须细化到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加强,对2019年度市级财力安排的项目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在绩效自评全覆盖的基础上向财政绩效评价全覆盖推进。持续推进预决算公开、绩效结果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等工作,强化社会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在2020年预决算信息公开考核中,保山排名全省第一名。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大代表的有力监督。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债务负担沉重,还本付息难度大;对政府性基金收入依赖大,财政风险凸显;收入增长乏力,非税收入占比较高,收入质量有待提高;兜牢“三保”底线的任务艰巨;绩效管理推进滞后,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效果不明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思考、改革创新、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努力加以解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培植涵养财源。全力推动烟草、电力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切实筑牢支柱税源;高质量建设绿色硅材产业集群,支持新型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开辟新税源;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推进“放水养鱼”激发活力。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牢固树立“争资就是增资”的理念,超前谋划,把握时机,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三是硬化预算约束。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及执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财政管理、硬化预算约束,着力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筑牢预算约束力的防线,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管好人民的“钱袋子”。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0500031000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