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2015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中共保山市委党史地方志工作委员会是主管全市中国共产党史征集研究和全市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机构,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方针,研究制定全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规划及实施办法;
2.负责保山市中国共产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工作,编纂、出版、发行党史书刊;
3.负责保山地方志的编纂工作,负责全市史料、地情资料、乡土教材的整理、编纂、出版发行工作;
4.编辑、出版、发行《保山年鉴》;
5.负责对全市涉及地方党史工作重要事项进行指导和管理;
6.督促、指导县区和市直部门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地方志的编纂;
7.审批县(区)、部门(专业)志出版发行和历代旧志的整理出版;
8.组织开展对全市历代旧志和古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发行工作;
9.负责全市党史、地方志和年鉴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及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工作;
10.完成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云南年鉴社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15年,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公室、云南年鉴社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能,认真履行资料征集、党史编研、革命遗址和抗战遗址保护、地方志、年鉴编纂、旧志及古籍整理及党史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1.地方党史正本编纂取得新突破。地方党史正本的编辑出版工作是全省党史工作的四项重点之一,市级一卷二卷已于2012年出版。通过采取时间和任务倒逼的方法,在我委的认真督促和深入指导下,五县(市区)扎实抓紧党史正本的出版工作,腾冲市一卷二卷已于今年5月正式出版,其他4县(区)也在扎实推进,计划于2017年底前全部出版。
2.党史资料征编进展顺利。按省级要求,市级党委执政纪要于2011年启动,五县(市区)于2014年全部启动。《市委执政纪要》(2014)已完成送审稿,全书共分11个部分,约85万字。为不断提升存史资政功能,我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了全市专题大讨论,下步将进行适当改版以提高出书质量。
3.党史专题研究及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党史专题研究方面:每年确定2个以上党史专题研究,并在《云南中国共产党史研究》刊载;动员老干部等相关力量在《保山史志》组织撰写党史专题,年内,已发表党史专题文章5篇;参与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提交论文3篇,分别为:《略论滇西缅北反攻战的战略配合》《略论保山人民对滇西反攻胜利的重要贡献及其历史意义》《略论龙潞游击队在滇西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宣传教育方面:主要依托“一会一刊一网”即:保山史志学会、《保山史志》、保山史志网,已出版发行史志学会季刊《保山史志》3期,约30万字,图片300余幅,发行2800册;组织完成《保山史志》特刊,纪念滇西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专刊,征集整理抗日战争论文18篇;按照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积极参加保山市纪念抗日战争暨滇西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将15部抗战方面的研究成果提交滇西抗战纪念馆展览;派人参加由市外宣办组织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专题宣传采访;协助市文联《高黎贡》滇西抗日战争纪实文学特刊组稿,提交《滇西抗战的数据之痛》;为市交通局《保山交通》抗日战争专刊提供专文《保山交通在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协助市侨办、侨联完成《华侨与滇西抗战》编辑工作;应中共腾冲县委组织部、史志委之邀,协助完成“腾冲县党史党建文化展示中心”展室布展和5万字的党史、党建文字脚本修改审定工作。
4.抗战历史专题研究工作。我委1981年12月成立,从1984年机构理顺人员到位起,在时任主任高镇仁的带领下,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省档案馆查阅、抄录了大量珍贵的战时史料,从省内搜集、发掘了许多珍贵的战时图片和文献资料,并于1985年举办了纪念滇西抗战胜利40周年大型图片展览,拉开了保山滇西抗战研究的序幕。1989年,首次整理出版了《保山地区史志文辑——抗日战争专辑》五辑约130万字,为保山乃至全省、全国研究滇西抗战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随后又编辑出版了《见证历史》、《滇西抗日战争史》等十余部滇西抗战著作,特别是《滇西抗日战争史》在国殇墓园等地已售出2000余册。今年我们又启动了更为全面的史料丛书《滇西抗日战争史集》和《保山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两部专著,《滇西抗战史集》已完成送审稿并交付出版社,《保山市抗战期间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已通过省级初评即将送中央党史研究室终审并出版。
5.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全市21个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已累计投资438万元,由于项目落实较好,李鑫故居、党史人物陈列馆等得到省级高度评价。今年省级20万元的项目资金已到位,主要实施隆阳区金鸡“四一五”起义纪念碑附属工程和施甸县清平洞展室建设和布展工程,金鸡是全市唯一的革命老区,遗址建设工作计划年内完工,省级投资10万元,区级投资3万元,乡镇配套10万元。
6.市县区综合志书的编纂进展加快。《保山市志(1978—2005年)》除“社会习俗”等少数编章外,大部分初稿已经编撰完成,正在分部类进行总纂、统稿和审稿工作;《昌宁县志(1978—2005年)》4月终审通过,正在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保山市隆阳区志(1978~2005年)》《腾冲县志(1978~2005年)》正进行总纂修改;《施甸县志(1978~2005年)》《龙陵县志(1978~2005年)》正在抓紧完成初稿编写任务。
7.行业志修编取得新的成果。《保山市卫生志》年内有望出版,《保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志》已交付印刷,《保山市粮食志》《云南省保山第一中学校志》《保山审计志》已完成初稿编撰,鼠疫志统稿计划年内完成。
8.旧志整理工作继续推进。与保山学院合作,进行第二部旧志点校整理,首部旧志《康熙永昌府志》点校本已于2015年6月出版面世,第二部旧志《乾隆永昌府志》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年内拟完成审校,审校完毕后送交排版。
9.按时按质完成2015年《保山年鉴》的编辑出版。本着进一步增强年鉴存史和资政功能的原则,优化和调整以往栏目,拟定了2015年年鉴框架;加强内容的记述深度和连续性,提高年鉴的存史价值;加强工作的紧迫感,尽量缩短年鉴的出版周期,预计11月底前完成出版。
10.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编撰上报了2015年《云南年鉴》《云南小康年鉴》《云南发展报告》保山市部分的资料。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2015年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部门实有人员编制20人,其中:事业编制2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19人,工勤编制1人);在职在编实有事业人员2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19人,工勤人员1人)。
离退休人员7人,其中:退休7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决算总收入315.6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15.56万元,占总收入的99.98%%;其他收入0.05万元,占总收入的0.02%。与上年对比,决算总收入增加51.4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73.57万元,其他收入减少22.08万元,财政拨款收入增加的原因是我委新增项目,其他收入减少的原因是省党史研究室划拨的革命遗址保护经费不再记入其他收入。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部门决算总支出315.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1.71万元,占总支出的51.23%%;项目支出153.92万元,占总支出的48.77%%。与上年对比,部门决算总支出增加54.6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减少9.58万元,项目支出增加64.27万元,项目支出增加的原因是我委新增编纂项目。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5年用于保障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61.71万元。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63.0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6.78%。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5年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53.92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64.27万元,增加的原因是我委新增了业务项目。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15.56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97%。与上年对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增加73.57万元,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我委有新增的业务项目。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15.5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00%。主要用于工资津补贴支出、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公务接待费、公车运行维护费以及编纂出版各类书籍支出。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9.1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87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4.3万元。
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4年决算数减少1.98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市委史志委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压缩各项开支。具体情况如下:(一)因公出国(境)费
2015年史委史志委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实际发生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2014年市委史志委同样无因公出国出境情况发生。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87万元。其中:购置费0万元,比2014年决算减少0万元;运行维护费4.87万元,比2014年决算减少0.6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市委史志委工作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三)公务接待费
2015年市委史志委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80批次,430人,接待费开支4.3万元;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接待费开支0万元。公务接待费比2014年决算减少1.31万元,主要用于接待各州(市)、各县(市、区)史志系统工作人员公务来往产生的费用。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2015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3.11万元,与上年对比下降16.91万元,下降的原因主要是2014年我委的日常工作运转经费20万元在2015年中以项目经费拨付我委。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邮电费、公务接待费及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相关支出。
(二)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三)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