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2-5/20250701-00003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商务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7-01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商务局关于政协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5040109号建议答复的函

民盟保山市委:

您们提出的《关于发展集市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05040109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初步统计,目前保山市现有农(集)贸市场(含农村路边临时市场)约150个,其中共有 97 个乡镇集

贸市场(其中有 31 个为露天市场)。除乡镇集市外,还有大量村市,因村市的流动性较大,数量难确定。城乡集市广泛分布于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龙陵县、昌宁县等行政区及重点乡镇,形成了“城区中心市场+社区便民网点+乡村集贸市场”的三级网络体系,全方位覆盖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经营品类上,众多乡镇集市涵盖了从日常生鲜蔬菜、水果,到各类肉类、海鲜,以及豆制品、熟食、调料等全品类商品,充分满足居民日常饮食的多样化需求。部分市场还设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例如龚家庄农贸市场的山货、野生菌城南农民街,售卖草果、树番茄、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充分展现了保山独特的物产资源。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市场建设规划布局滞后,执行规划不严。一是规划滞后于市场,规划对合理配置农(集)贸市场建设资源的前置指导不够,如隆阳区下村安置房,先有住宅建设,后才配套规划农贸市场,导致附近的6000户安置户、2.5万人日常生活不便;二是规划执行不严,对配置农(集)贸市场建设资源的强制指导不力,规划管理措施的落实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农贸市场建设发展缺乏长远战略,规划执行措施缺位,存在专项规划前置审批与规划建设执行无法落实到位的情况。如现在乡村建设空间规划里就表示可以利用闲置空地建设集市,但容易与现实中其它许多因素冲突而导致建设成的集市出现一些问题。三是规划难以落地。受土地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规划项目落地困难。如2015年就已在隆阳区面粉厂旁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最终因要让位于建设的学校而最终无法落地。

(二)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水平不高。部分农(集)贸市场建成使用多年,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不高、设施陈旧、功能不全的问题:一是部分棚式结构的农(集)贸市场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二是排水系统不畅,雨天泥泞不堪;三是进出通道设置不合理,拥堵现象严重;四是摊位设施简陋,部分市场还是原始的“摆摊成市”;五是管线安装混乱;六是冷冻设施缺乏;七是部分市场没有配齐消防安全设备,存在火灾隐患;八是部分市场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地。

(三)监管范围点多面广,市场监管难度大。一是农村集市及其周边的经营场所较“散”,经营者销售的商品较“杂”,多数经营者的经营规模很“小”,基层执法人员难以对市场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二是农村因基础设施受限,集市大多是自发性临时摊位,难以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加之市场管理者对市场及商贩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增加了监管难度;三是农村集市销售人员混杂,流动性强,轮番在不同集市兜售物品,加之农村集市经营者素质普遍低下,实法意识差,导致执法部门的监管巡察任务繁重、效率低下。

三、对建议具体内容的答复

根据第《第05040109号》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结合各市级行业部门职能职责及现状分析,现一一答复如下:

(一)关于“缺少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与服务落后”的问题。在《保山“十三五”商贸流通体系发展规划(2016—2030)》、《保山“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2016—2020)》和《保山市商务发展和口岸(通道)功能提升“十四五”规划》中,商务部门均对全市农(集)贸市场进行过规划。为提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商务部门积极向省市财政争取资金用于奖补新建和改造的农(集)贸市场。2009年以来,保山共争取到省市资金1792万元,对全市农(集)贸市场进行68个(次)奖补,其中除隆阳区中心城区外农(集)贸市场(主要为乡镇集市)50个,奖补资金1482万元。下步,商务部门将在“十五五”规划中进一步加强全市农(集)贸市场的规划,同时努力争取省市财政资金重点对建设和改造的乡镇集市进行奖补支持。

(二)关于“支持发展集市经济,规范监管难度大”的问题。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全市农(集)贸市场的管理,主要为:一是强化执法检查,规范经营行为,包括“严格市场准入、严查“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严打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打击“缺斤短两””;二是强化监督抽检,保障“两品”安全,包括“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另外,市应急部门、消防部门联同市场监管、商务部门对市场内电线裸露、室内外临时用电及液化气罐暴露等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对市场业主进行了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下步,将指导市场开办方建立健全市场自身动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市场开办者对整个市场经营管理秩序应承担的责任。

(三)关于“统筹规划,鼓励和支持集市经济有序发展,把发展集市经济同农村总体布局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前瞻思考和全盘统筹,突出特色,讲好乡村故事”的建议。保山是农业大市,特别是高原特色农产品方面数量和质量都占优势。近年来,保山市在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功能,不断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强化产销衔接,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山市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手段,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各县(市、区)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品牌营销,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保山集市建设已逐步与农村总体布局和长远发展融合起来,如隆阳区芒宽乡农(集)贸市场将当地的的咖啡、芒果等引入市场出售,同时在市场附近布局了“供销隆阳乡耕冷链物流中心”,为当地水果冷藏提供帮助,从而促进促进农村集市与当地特色产品的有机结合,为发展集市经济增添活力。下步,相关部门将促进发展乡村集市,不断提升农民在农村集市收益配置中的参与能力和获得感。

(四)关于“释放活力,将集市经济发展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和乡村业态创新的重要载体,以及“乡村旅游”的重要场所”的建议。近年来,保山充分利用保山优质的气候和特产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形成了“旅游+特产+集市”的现象。如潞江坝的赧浒,目前已由旅游带动形成了一个小集市,在集市里面出售咖啡、烤鱼等特色美食,同时集市又反哺了当地农特产和旅游,吸引了许多外地客户来旅游。下步,相关部门将强化规划引领,制定详尽的文化旅游融合与农产品销售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通过规划,确保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产品销售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局面。

(五)关于“规范管理。从政策指引、摊位费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整体设计,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管理体系”的建议。商务部门充分利用县域商业建设等政策帮助发展集市经济,如腾冲团田乡小丙弄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通过“地面划线,菜上摊台”,把原来在公路边摆摊的进行集中,引入公司进行管理,摊位收费归村集体,不但让村里有了收入,也解决了以路为市阻碍交通及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下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管执法,同时各部门通过政策资金进行扶持以加强集市建设,引导集市管理方和经营者遵守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等规定,协调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

四、下步工作措施和计划

一是强化政策与资金扶持。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长期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对参与改造的市场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多方面支持,鼓励市场管理方积极投入改造,提升市场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

二是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等全方位监管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市场环境监测平台等,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三是优化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市场周边的交通、停车、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市场周边交通流线,增加停车位供给,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市场的可达性。加强市场及周边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维护,确保环境整洁卫生,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条件。

四是推动多元业态融合。鼓励市场管理方根据市场定位和周边居民需求,引入多元化经营业态,除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外,增加休闲餐饮、文化体验、亲子娱乐等业态,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保山市商务局

2025年6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郭应春 0875-303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