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2-5/20250701-00004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商务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7-01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商务局关于政协保山市五届四次会议第05040110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盟保山市委:

您们提出的《关于将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嵌入餐饮业消费的建议》(第05040110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保山市餐饮业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情况

2024年餐饮业实现87.3亿元,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7.15亿元,增长2%。

2025年1-5月,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3.67亿元,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0.14亿元,增长4.8%。

二、积极推动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嵌入餐饮业消费

(一)高度重视传统特色美食发展,积极推动品牌化建设

1.夯实基础育主体,培育餐饮美食消费新动能

第一,鼓励餐饮企业积极申报“老字号”品牌,帮助企业打响知名度,助力保山餐饮品牌化发展。目前保山市共有4户餐饮企业获得“云南老字号”,分别为保山下村胜香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村醋)、隆阳区该有口袋豆腐园、腾冲市赢兴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云腾饵丝厂、腾冲晓红食品加工厂。

第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滇菜“名店”“名师”“名菜”“名小吃”等评比活动,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保山市永昌大烧获评滇菜“名菜”,下村豆粉获评“名小吃”,永昌大烧获评“一州一菜”称号;获选的名菜被全省各平台媒体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第三,实施滇菜品牌推广行动,多方位、全平台宣传推广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一是制作“乐享消费美好生活 商务促消费”宣传片推荐了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二是保山日报社开设“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5·19幸福旅程从保山开始”“春天的味道”等相关专栏,刊发多条保山地方特色美食相关稿件。三是保山市广播电视台对“美食文化之旅”、五县(市、区)夜间美食体验地等内容加大新闻宣传和公益宣传。

2.培育传统和特色食品产业,促进餐饮业发展转型升级

第一,做好特色美食保护性开发。依托保山市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组织专项调研团队系统的对板鸭、口袋豆腐、道人山苤菜、甜大蒜等传统特色美食的工艺特征、文化内涵及产业基础进行建档。

第二,推进餐饮重点场所智慧化监管。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管理,对食品经营单位实施智慧化、可视化监管,促进我市餐饮市场主体质量提升。隆阳区打造太保集萃食品安全示范街、昌宁县积极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县,腾冲市、龙陵县积极打造农村集体聚餐示范点等。

3.打造品牌和节庆活动,激发餐饮美食消费活力

保山市举办了六届美食文化节,承办了一届云南省美食文化节。文化节的举办宣传了保山魅力飘香的传统饮食文化,提升了保山小吃知名度和美誉度。每次美食文化节都举办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如保山名特小吃展、文化保山美食之旅展、保山非遗美食展等。尤其是第五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上,举办了最大规模“保山火瓢牛肉”品鉴活动,活动成功申报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引导地方传统特色美食销售与餐饮产业融合发展

1.搭建美食消费平台,构筑餐饮消费新支点

第一,打造特色餐饮美食街区,带动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发展。充分发挥步行街作为餐饮消费发展的载体作用,成功申报保山吾悦广场茶马印巷步行街为第三批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下一步将把保山吾悦广场茶马印巷步行街建设成时尚、美食、潮玩的步行街,为带动餐饮消费增长和升级发挥促进作用。

第二,打造夜间美食消费场景和消费集聚区,丰富美食消费场景。以文化休闲场所为中心,充分利用文化场馆设施,在隆阳区三馆广场、青华海湿地公园、保山板桥青龙街、金鸡古镇,打造夜间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消费集聚区。重点打造腾冲高黎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隆阳区板桥镇青龙街、勐赫小镇、昌宁右甸河等6个夜间文化和消费集聚区。

第三,限上在库美食单位(含企业、个体户)不断发展壮大,凸显出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单位不断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年营业额在200万元以上限上餐饮单位148户,其中绝大部分是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单位,例如:隆阳区永昌火瓢清真牛肉店、隆阳区该有口袋豆腐园、隆阳区国云铜飘牛肉馆等。

第四,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地方传统特色美食标准化水平。积极打造腾冲饵丝品牌、腾冲大滚锅饵丝品牌,推进特色旅游餐饮体验;积极推进腾冲饵丝团体标准制定,目前已完成标准草案的编制。同时切实做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和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培训。

2.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助力保山餐饮美食走出去

积极组织保山特色美食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餐饮美食产销对接会,近年来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国际餐饮美食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2023年“滇新一家亲 云南好产品”乌鲁木齐现场推介会、2024年“滇沪一家亲 保山好产品”推会、中国南亚博览会暨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

3.创新美食消费和宣传新模式,引领餐饮消费新方向

第一,营造新消费场景、直播带货等方式促进地方传统特色美食线上销售增长。一是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云南山货”通过“赶集电商直播”,成为线上热销产品;二是组织了三届保山小粒咖啡文化周;文化周期间,各县(市、区)美食得到了展示和推广。

第二,2025年6月至12月,保山市商务局将陆续发放“彩云美食美宿美物”消费券,以本地特有民族节庆、旅游文化等消费为切入点,突出保山传统特色美食,融合本地风俗风景、商贸结构和消费习惯,打造保山市餐饮消费IP。

三、存在困难问题

(一)品牌建设滞后。传统美食业态普遍呈现小型化、分散化、弱质化特征,缺乏区域公共品牌战略统筹;多数仍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存在包装设计同质化、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市场竞争力亟待提升。

(二)产业融合薄弱。多数餐饮企业对特色美食展销缺乏系统性规划,存在制作工艺混杂、价格体系失序、服务标准缺失等问题;线上线下销售尚未形成有效联动,未能构建“场景体验—即时消费—持续复购”的闭环业态。

(三)传播效能不足。宣传渠道过度依赖线下活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传播矩阵发展滞后;与文旅IP的跨界融合尚未形成连带效应,区域品牌曝光度不足,未能有效释放“美食+旅游”产业协同价值。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构建品牌生态体系

1.打造区域美食公共品牌。深度整合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资源,政府主导、行业协会配合,凝练“地方特色”“民俗风味”“康养膳食”等地方特色餐饮美食文化特质,参考“一座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系统设计商标图案及品牌名称,打造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公用品牌。

2.实施品牌培育工程。重点遴选永昌板鸭、口袋豆腐、道人山苤菜、蒲缥甜大蒜等特色、优势、易包装推广品类,通过工艺标准化改造、包装定制化升级等,提升产品品牌附加值,构建保山“龙头企业引领+小微主体协同发展”的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发展模式。

3.继续打造老字号品牌。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和“云南老字号”品牌,从品牌传承、品牌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通过官方认证,帮助企业提升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

(二)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1.打造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引导酒店、景区、机场、火车站等场所开辟专区,设立保山特色美食商品展示、品尝、购买专区;在餐饮企业门店设置小型展柜或墙面的文化展示区,展示相关美食制作技艺、制作工具、历史照片等;设立明档厨房或现场制作,让顾客能看到部分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增加透明度和趣味性;针对一些简单有趣的传统小吃提供小型体验课程或套餐;与地方特色音乐或改编的轻音乐、民俗表演等文化元素相结合,打造沉浸式美食消费体验。

2.创新产品研发与呈现。对制作流程进行合理分解和标准化,确保出品稳定、效率提升、适合规模化运营;口味在保持传统主味型的基础上,对咸度、油度等进行微调,适应更广泛人群的健康和口味偏好等;精致摆盘或使用有地方特色的器皿,提升菜肴的视觉吸引力。

3.持续强化餐饮文旅融合。持续组织策划打造一批美食品鉴、康养保健、生态体验、旅居度假等相关交易会、论坛、文化节、消费节等,持续扩大“温泉喷涌·浴在保山”、“咖啡漫香”和“千年茶乡”等IP影响力。鼓励企业将地方传统美食纳入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中,开发美食旅游项目,如打造特色美食精品旅游路线。

(三)构建立体传播矩阵

1.扩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全市“报、台、网、微、端、抖、快”等宣传载体和平台,广泛宣传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特色口味和文化内涵,在电视台、公众号推荐优秀企业,助力企业扩大影响力,实现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宣传效应的最大化。

2.做好电商+餐饮促消费。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为企业叫卖,在抖音、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推送地方传统特色美食企业和商品;邀请知名美食博主、文旅达人开展直播活动;推动本地餐饮企业入驻主流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餐饮美食推广促销。

3.开展各类“节庆+美食”促销活动,繁荣节庆消费市场。依托保山美食文化节、龙陵稻花鱼节、昌宁茶香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文化旅游节和重点节庆,举办各类餐饮美食促消费活动;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博览会、美食节等,不断扩大保山地方传统特色美食知名度。

最后,感谢您们对保山餐饮美食发展的关心关注。

保山市商务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