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9130195-9/20250710-00003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7-1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保山市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0046号建议答复的函

樊艳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更好守护儿童青少年光明“视”界的建议》(第0046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儿童青少年的关心。此建议由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教育体育局协办,经与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校近视防控的主阵地作用。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二是强化户外体育锻炼。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三是进一步改善视觉环境。鼓励学校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四是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学校认真开好健康教育课,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校讯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的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

(二)加强健康教育和环境监测工作。一是做好近视监测工作。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市教育体育局加强各县(市、区)开展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工作,做好监测工作的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2024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余名,共计对全市38所学校11673名学生开展监测工作。二是落实专家进校园行动。成立了专家志愿服务团,深入学校普及近视防控,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组织学校开展中小学健康月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普及视力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自我管理。市卫生健康委选派了37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927所学校(校区、幼儿园)兼职健康副校长,充分发挥健康副校长的作用开展好近视防控工作。三是落实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扎实开展教学环境监测和卫生监督工作,并将监测结果指导学校做好改善工作。共监督检查学校866户次,查处学校卫生案件48件,均为警告。对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任务的169家中小学校的教室采光照明及教室人均面积等进行检测,教室采光合格率61.25%;教室照明合格率34.5%;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77.75%。

(三)加强验光配镜行业市场监管工作。市市场监管局2019年制定了《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验光配镜行业市场监管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实施方案》(保市监发〔2019〕40号),组织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对眼镜行业的专项检查,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并自2019年起,连续七年均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眼镜制配场所、医疗卫生机构的计量监督抽查检查工作。

2024年,我市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2.05%,其中小学近视率为36.34%、初中近视率74.88%、高中近视率为86.58%。我市学生总体近视率2022年—2024年三年来分别是56.28%、52.59%、52.05%,近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联防联动机制。建立由教育体育部门、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络员会议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本地区学生近视防控形势,通报工作进展,共享监测数据,协调解决跨部门问题,部署联合行动。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实施、家庭参与、学生自觉”的学生近视防控社会共管责任体系。

(二)强化学校近视防控。一是落实学生作息管理。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次眼保健操和15分钟课间休息,寄宿制学校每天安排不少于20分钟晨跑(早操),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二是改善学校教学环境。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每学期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宿舍、体育场馆等采光和照明条件进行1次检查和清洁,每月至少调整1次学生座位,每学期集中调整1次学生课桌椅高度。三是开展视力监测。落实幼儿健康体检制度,每半年检测1次幼儿视力。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和每学期两次学生视力监测制度。四是统筹校内外医疗资源,提高专(兼)职校医或保健人员配备率,提升校内近视防控水平。五是深入落实“六个一”要求,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六是前移近视防控关口。引导儿童青少年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养成科学用眼习惯。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原则上不得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

(三)坚持“查教防治”。一是实施查。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2025年预计对全市10000名学生开展监测工作。做好教室采光照明和课桌椅高度监督监测工作,督促学校按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采光、照明和黑板、课桌椅设置,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给予查处。二是注重教。切实落实近视防控知识进校园行动,以“健康副校长”为载体,发挥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眼科、视光学、疾病防控、中医药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普知识。三是加强防。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四是严格治。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

(四)加强爱眼护眼健康教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配合的近视防控机制,多措并举开展爱眼护眼宣传教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卫生健康部门督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视力检测、近视防控技术支持,提升诊疗水平。强化家校联动,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障充足睡眠,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科学管控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和方式。

(五)加强验光配镜行业监管。一是加强眼视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配镜行业产品质量。二是严格验光配镜行业计量监管,落实眼镜制配场所计量检查要求。三是规范眼镜片市场,杜绝不合格眼镜片流入市场。开展GB10810《眼镜镜片》、GB/T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系列标准的宣贯工作,加大标准实施力度。四是加强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矫正、近视防控产品广告。五是严格眼视光产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加强眼镜相关认证质量监管。六是加强对消费者商品知识的普及,提醒消费者在购物中警惕低价劣质产品,选择正规的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经营者消费,增强消费者识真辨假和自我保护能力。七是畅通投诉举报,做好“诉转案”,强化消费维权工作。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中心作用,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保护儿童青少年合法权益。八是建立完善眼镜制配场所计量器具长效监管机制,执行好“检定+监管”相结合的长效监管工作机制。

感谢您对保山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关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