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3-0-07_Z/2017-0726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7-03-14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解读《关于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

2017年3月13日,保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7〕13号),为帮助有关单位和个人准确理解《实施意见》相关内容,现就《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出台背景

2016年10月15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86号)。

二、重要意义

《实施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催生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绽放新活力,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关键力量。《实施意见》的出台将有效拓展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搭建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丰富创业创新组织形态,优化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方式,为社会大众广泛平等参与创业创新、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提供更多元的途径和更广阔的空间,对实现新常态下新旧动能的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三、主要内容说明

《实施意见》共5部分,包括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工作措施和组织实施。

第一部分:总体目标。提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加快“四众”广泛应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从众创、众包、众扶、众筹4个方面,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市场主导、包容创业创新、公平有序发展、优化治理方式、深化开放合作5个方面。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提出了4个方面的内容,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目标的实现。一是推进众创,释放创业创新能量。包括大力发展专业空间众创,鼓励推进网络平台众创,培育壮大企业内部众创等内容;二是推广众包,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包括广泛应用研发创意众包,大力实施制造运维众包,加快推广知识内容众包,鼓励发展生活服务众包等内容;三是实施众扶,集聚创业创新合力。包括积极推动社会公共众扶,鼓励倡导企业分享众扶,大力支持公众互助众扶等内容;四是发展众筹,拓展创业创新融资。包括积极开展实物众筹,稳步推进股权众筹,规范发展网络借贷等内容。

第四部分:工作措施。提出17项具体措施。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提出:要落实国家在交通出行、快递、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等。二是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提出:要充分运用云南省标准化信息平台,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四众”平台企业必需的规章制度。三是创新行业监管方式。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落实“先照后证”改革等。四是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提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和完善注销流程,加强行业监管、企业登记等有关部门与“四众”平台企业的信息互联共享,建设保山市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服务平台,支持市内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或技术转移中心,推进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品牌建设等。五是促进开放合作发展。提出:要培育一批境外产业基地,争取国家和省对缅民生援助项目和资金支持等。六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提出:要加快“信用保山”建设,建立“四众”平台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加强全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的联通共享等。七是深化信用信息应用。提出:要建立保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保山市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信用信息作为重要的评价因素,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者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八是完善知识产权环境。提出:要积极支持知识产权代理、法律、咨询和培训等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等。九是提升平台治理能力。提出:要积极推动数字证书认定技术在“四众”平台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等。十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提出:要积极推动行业组织制定各类产品和服务标准,完善行业纠纷协调和解决机制。十一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提出: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四众”平台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十二是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支提出:要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众创、众包等方式开展有关科技活动,制定市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办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十三是贯彻落实税收政策。提出:要加快推广使用电子发票,积极落实现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十四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出: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投融资服务平台,支持设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发展基金,鼓励银行业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要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建设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十六是繁荣创业创新文化。提出:要引导各类媒体加大对“四众”的宣传力度,加大“四众”知识的普及力度,促进创新创业搭建智力平台。十七是鼓励探索先行。提出:要推进放管结合,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内部治理,优化政策扶持等措施。

第五部分:组织实施。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