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保政发〔2017〕48号),为帮助有关单位和个人准确理解《通知》相关内容,现就《通知》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出台背景
2016年11月23日,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云政发〔2016〕99号)。为落实《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精神,推动全市产业发展,制定本规划。
二、重要意义
产业是强市之基、兴保之本。制定《保山市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决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向为产业支撑拉动为主的根本保障,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手段。
三、主要内容说明
《通知》共5部分,包括总体要求、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发展保障。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主要目标和发展路径。包括:一是明确到2025年重要指标的目标任务,包括全市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规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二是用“三个精准”对发展路径进行概括,包括精准布局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精准定位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精准分析项目市场,加快承接转移产业。
第二部分:产业布局。一是明确隆阳、施甸作为新兴工业板块,腾冲、龙陵作为文化旅游板块,昌宁作为特色经济板块。二是明确保山工贸园区(含“园中园”)、水长工业园区、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龙陵工业园区、昌宁生物资源加工工业园区发展重点及目标。
第三部分:重点任务。提出要聚力发展六大重点产业(包括农特产品加工业、轻纺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提升发展优势骨干产业(包括消费品制造、烟草、冶金、能源、建材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航空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数字创意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新业态新经济,并列出了每项产业具体的发展目标、支撑项目和重点企业。
第四部分:主要措施,就创新引领、产业平台、市场主体、品牌建设、产业转移、产能合作进行论述。包括:一是以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双创”工作创新、培养创业创新人才为抓手,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二是通过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和加快“园中园”建设等措施,破除行政区划藩篱,推进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合作共建,把“园中园”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抓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加快龙头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四是以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为重点,促进跨界融合发展。五是重点实施好质量强市战略、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品牌建设工程,建立好质量创新公共平台,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六是围绕重点产业、瞄准重点区域、依托重点园区,强化招商,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动承接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七是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依托产品、贸易、技术优势等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推动农业“走出去”。
第五部分:发展保障。提出要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规划组织实施三个方面。具体包括:一是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全面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二是认真落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产业用地成本、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和企业发展。三是明确要注重各种规划的有效衔接,相互支持各规划目标的实现。对各级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各级督查部门、各级统计部门提出明确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