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3-0/20250912-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5-09-1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创新“双轨协同”服务机制 筑牢营商环境“廉洁防线”

保山市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践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统一,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融入服务企业全过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数字赋能,构建“线下贴身服务+线上阳光运作”的双轨协同模式,不仅精准助力企业发展,更有效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一、线下选拔“特派员”,贴身服务阻隔“微腐败”

保山市创新建立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并将其作为锤炼干部作风、防范“亲而不清”关系的重要抓手。一是严格选派管理。从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选拔815名“懂经济、熟政策、有技术、守纪律”的干部担任特派员,挂钩联系1544户重点企业,并配套出台《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信息库和廉洁档案,实行动态调整与激励约束,从源头上确保队伍纯洁性与专业性。二是明晰权责边界。特派员定位于“政策宣传员、问题收集员、发展参谋员、办事协调员”,致力于帮助企业理解政策、反映诉求、协调难题,绝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杜绝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利益输送的空间。三是闭环透明运作。特派员每周至少沟通企业1次,对企业诉求实行“清单管理、限时办结、销号反馈”,所有沟通、受理、转办、反馈环节留有记录,过程可追溯,结果可监督,有效防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中间环节的“中梗阻”现象,将服务置于阳光之下,压缩权力寻租的可能。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诉求982件、办结775件,办结率78.92%。

二、线上直通“监督眼”,数字赋能筑牢“防火墙”

搭建“保山营商环境直通车”微信平台,利用技术手段构建全天候、可追溯的线上服务与监督网络。一是政策直达“阳光推送”。平台集成各级惠企政策,通过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确保惠企政策公开、公平、公正地覆盖所有市场主体,避免选择性执行、人情政策等不正之风。截至目前,已入驻平台的企业8779户,政策知识库归集各类涉企政策127个,累计推送政策50条、惠企超7.8万户次。二是诉求直达“一键监督”。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反映问题,信息直达市营商办,并实现快速分办、督办。企业可实时查看办理全过程,形成“企业反映、平台分办、部门办理、企业评价”的闭环监督链条,使每一个环节都暴露在监督之下,极大增强了干部的责任心和约束力,有效防治慵懒散拖、消极应付以及办理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截至8月底,平台收到诉求175件、办结172件,办结率98.28%,企业主动给予29条“五星”好评。三是数据留痕“溯源问责”。所有线上交互全程留痕,为督查、审计、纪检部门提供了完整的数据链条,既便于跟踪问效,也利于发现问题线索,对可能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形成强大震慑,筑牢预防腐败的“数字堤坝”。

三、双轨协同“树新风”,效能转化彰显“廉洁力”

“线下特派员”与“线上直通车”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协同共振。线下服务的“人情温度”与线上平台的“制度硬度”相结合,干部主动靠前服务,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中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这种模式将政府服务流程标准化、透明化、数字化,极大减少了人为干预和自由裁量权,从制度层面压缩了腐败和作风问题生存空间。下一步,保山市将持续聚焦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深化“双轨协同”机制,拓展服务广度深度,强化纪律作风保障,推动惠企服务从“有效”走向“长效”,以清风正气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市发展改革委机关党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