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助“高原特色”更加强劲。隆阳区充分发挥保山现代农业数控中心、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优势,打造1.23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立从种植前端到销售末端的全流程数据采集与应用平台,实现农产品流通监管、种植养殖服务、农资交易“一张网”,基地作物种植由每年两茬变三茬,用水节约40%、用肥节约26%,亩产提高7%、产值提高24.6%。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将“望天田”转变为“智慧田”,已建成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16.4万亩,计划年底前累计建成20万亩。高原咖啡物联网平台在潞江镇部分基地稳定运行,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咖啡种植环境与生长过程数据,实现精准种植与科学管理,咖啡种植管理综合成本降低83.43%,亩产从约600公斤增至840公斤,约增长40%,助力全区高原特色农业摆脱“靠天吃饭”传统模式,迈向“数据驱动”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真正以数字赋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工业数字化—促“传统制造”转型升级。隆阳区以智慧工厂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先后建成复烤厂智慧监测系统、金厂河绿色矿山智慧系统等标志性项目,为传统工业注入“智慧基因”。截至目前,辖区108户企业完成“上云上平台”部署,85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数字化转型基础不断夯实。新寨咖啡等17户咖啡生产企业成功通过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试点,多家企业建成集“智能生产、实时监测、高效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工厂,为区域工业转型树立标杆。
服务业数字化—催“便民惠民”创新业态。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小黄牛供应链平台”在省内签订框架协议21户,已落地兰坪等10个县(市、区),累计入驻企业1147家,注册会员达14.4万人,交易额达25.7亿元,整合12条产业链,完成99家中小学、65家国有企业上链,会员8.3万个,配套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以“数智化平台+数字产业链+数字新基建”驱动县域协同发展。“山海经文旅小程序”,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推动文旅产业升级。2025年1-8月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34.65亿元、增长13.46%,网络零售额12.73亿元、增长11.4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92亿元、增长7.4%,保山舒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县域电商生态舒星模式”入选2025年全国农村电商典型案例。服务业数字化让群众购物更便捷、旅游更省心,更帮助本地农产品打通了“出山通道”,让更多隆阳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同时带动了物流、仓储、电商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了“数字+服务”的便民惠民新生态,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数技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