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足工作实际,积极落实“三个工作法”,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扎实开展“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在“谋、争、协、督”上下功夫,推动全委干部职工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努力打好打赢保山经济发展翻身仗。立足职能“谋”。制定《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和《大力推行“三个工作法”实施方案》,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增强“在岗一分钟、战斗六十秒”的责任担当,聚焦“两新一重”、现代化基础设施、专项债券等重点领域,编制完成全市现代化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拟融资合作重大项目、市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等项目储备清单,谋划包装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的项目群、部分具有经营收益的项目群和有良好收益可商业运作的项目群,形成滚动接续的重大项目库。不断提升全市储备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夯实项目基础,为推动全市投资平稳运行“充电续航”。抗牢责任“争”。强化部门系列规章制度的落实,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发挥好正向激励、容错纠错、为干部澄清正名等制度的作用,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引导全市发展改革干部时刻绷紧思想之弦,以坚若磐石、固若金汤的信念、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干劲把精力用在改革发展上、把能力用在项目建设上、把权力用在惠企便民上。主动向上对接,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2022年上半年,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9个9.68亿元、省预算内投资项目39个4.15亿元。2022年全市储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86项,总投资1026亿元,拟申报专债额度272亿元。截至6月底,获专项债券支持项目5个,获支持额度18.5亿元。积极争取“协”。用“三分之一”时间研究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方向,力争做到项目在投资计划下达1个月内开工建设。用“三分之一”时间聚焦项目保障服务。制定年度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清单”,实行“1对1”专班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实行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用“三分之一”时间下沉一线有效作为,加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做到项目谋划、申报、开工、建设、验收“五到场”,确保项目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真抓实干“督”。紧盯项目建设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提出具体可行的督办意见。坚决整治不正之风,对“庸懒散、推脱滑”现象,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搞应付性执行、选择性落实的,严肃追责问责。把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纳入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内容,将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职务职级调整、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市发展改革委党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