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7186295-8/20250710-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目录
  • 人社工作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5-07-1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人社“组合拳”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以前总担心没合同没保障,现在人社局上门讲政策,用人单位主动签了协议,心里踏实多了!”保山邮政快递李师傅的感慨,折射出当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新变化。保山市通过各项创新举措,构建起覆盖政策宣传、调研摸底、动态监测、薪酬保障、行业协作、纠纷调解的全链条权益维护体系,让越来越多的新业态从业者吃上“定心丸”。

走进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会驿站,墙上张贴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格外醒目。这是保山人社联合多部门开展“政策入企”的缩影。人社部门“三指引一指南”系列文件,将新业态劳动者纳入了最低工资保障范畴,同时对新业态劳动者休息、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规定。通过发放4000余份宣传资料,推动新业态平台和企业规范用工。“我们现在每周能轮休1天,外出送货万一遇到事故,还有保险可以报。”李师傅指着手里的协议说。

为精准掌握行业痛点,保山人社深入深入美团、饿了么、保交行、滇约出行、物流、快递等快递、外卖、电子信息等20余家新业态企业,绘制“用工画像”。“平台在线时长、完单数量、服务小时、服务里程这些细节都要摸透。”人社局劳动关系科负责人介绍,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劳动用工风险隐患问题,随即把在云南劳动用工备案系统备案的15家新业态形态用工企业纳入监测重点企业监测库,实行每月动态跟踪,将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薪酬保障方面,保山人社开展覆盖1249名从业者的专项调查,包括即时配送、网约货运、网约家政、网约客运四大类,数据显示即时配送员月均收入达4000元左右。以此为基础,深化部门协同,联合市邮政局出台快递行业劳动合同专项方案、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等,组织专题培训,指导督促企业履行用工责任,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保,对其从业人员属于劳动关系情形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为符合条件的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截至目前,全市基层快递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1620人,优先参保率为100%。今年上半年,再次推动全市快递企业签订劳动合同405份,更多了一层保障,夯实了权益保障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保山构建的“一站式”调解机制。今年上半年,人社联合工会、法院等部门,成功调解永铖物流等企业纠纷2起。“多部门联动调解,效率比以前提高50%。”市劳动仲裁院负责人说。

从政策“白纸黑字”到新业态从业者权益维护“落地有声”,保山人社用各项实招织密保障网。如今,越来越多新业态劳动者在这片土地感受到“稳稳的幸福”,这张祖国西南边陲权益维护的“保山答卷”,正为全国新就业形态治理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