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省对下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中心本次评价资金总额2.2万元,涉及疾病预防控制项目。项目资金在2018年全部实际到位,截止2019年4月8日实际支出2.2万元,无结余。
二、项目资金主要绩效:通过多措并举,达到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全市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及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一)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连续10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8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发病21种11103例,发病率为424.7504/10万,较去年同期(361.1087/10万)上升17.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40.6731/10万),排全省16个州市中的第13位,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死亡74例,死亡率为2.8309/10万,较去年(2.7339/10万)上升3.55%。
(二)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得到巩固。全市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1109例,结核病防制各项指标完成良好,全市初诊就诊10559人,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62.45%。全市结核病患者总体到位率为97.30%;完成菌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2716人,筛查率100%。开展5类重点人群耐多药可疑者筛查54例,筛查率92.59%。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30例,其中病原学阳性397例,病原学诊断率42.69%(指标45%)。患者转归情况良好,2017年全市登记的79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741例,治疗成功率达93.80%。双筛工作情况进展顺利,全市登记管理的980例结核患者,全部接受HIV抗体检测,检测率达100%,检出HIV抗体阳性12例;对可随访HIV/AIDS病人做结核检查4460人,结核病检查率96.52%。
(三)疟疾和登革热发病水平大幅下降,全市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验收。认真落实消除疟疾“1-3-7”措施,消除疟疾成效显著。一是疟疾发现和报告。全市全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8例,发病数与去年同期55例相比下降49.09%,均为输入性病例,连续5年未发生本地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未发生以村寨为单位的疟疾暴发流行,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并按时开展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二是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共完成发热病人血检16775例,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35.94%,检出阳性30例,阳性率为0.18%。完成县级血片复检1524张、市级血片复检400张,均完成了任务,开展主动病例侦查40次,完成现症病人治疗33例,有疟史者进行休止期根治131人,完成疫点处置30个,各项指标完成良好,腾冲国家级监测点按要求开展媒介调查,全市9个咨询服务站全部正常运转,开展有关工作。三是登革热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例,比去年同期19例相比下降了89.47%。
(四)消除麻风病危害成果得到巩固,所有县市区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完成麻风可疑者筛查722人(全年任务526人),密切接触者检查1068人(任务175人)。新发现麻风病人6例,无二级畸残,其中隆阳区4例,施甸县、昌宁县各1例,均开展规范化治疗。开展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督导2次,市级联合施甸县举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班1期。隆阳区、施甸县消除麻风病达标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五)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一是完成了市疾控中心2018年盐碘、尿碘和水碘质控样品考核,组织县级参加国家盲样考核。二是完成中央补助云南省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工作。三是完成碘缺乏病监测工作。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15.92μg/L;甲状腺肿大27人,肿大率为2.64%;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16%。
(六)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全年共运转常规免疫疫苗6轮、脊灰灭活疫苗(IPV)补种1轮、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和含麻成分疫苗查漏补种1轮,以及麻疹应急接种疫苗1轮。下发疫苗12种(11类),共计912130剂次,保证了辖区内一类疫苗的正常运转。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一)建议加大绩效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资金的绩效监管力度,促进以评促建的监管模式,以资金的绩效评价反映工作开展情,逐步建立起工作开展情况与资金使用情况之间的桥梁。
(二)建议构建资金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资金的绩效评价可以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量化的反映,可以全方位的反映资金总体使用状况,构架资金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将资金分配、管理、使用、评估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金使用上全程监督和实时跟踪问效,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项目实施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经验做法
1.领导重视。领导高度重视资金项目的管理,对资金项目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积极加强资金项目的监管。
2.管理严格。要求各项目单位建立具体的资金管理机制,形成业务科室和相关财务科室共同监管的多链条管理模式,杜绝资金到位后无计划,无方案,无监管的瘫痪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项目经费绩效管理对各项目单位均为新开展的一项工作,均存在无专业管理人员的现象,大部分管理工作除开展财务核算以及应付日常监督检查外,对资金如何发挥政策的效用,如何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等问题缺乏深层次研究。
(三)改进措施
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项目单位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的管理效能,提升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