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长沙,凉意已染黄街旁的香樟,而湖南佳兴世尊酒店的四楼会场里,一缕来自滇西的暖香正悄然弥漫。展台上,深褐色的小粒咖啡豆泛着油光,旁边的温泉旅居宣传册上“58℃地心温度”的字样,与屏幕上高黎贡山的苍翠林海相映,瞬间将人们的视线拉向了两千公里外的保山。
10月28日下午,“投资保山·旅居隆阳”专题推介会在长沙举办,70多家长沙地产、文旅、传媒等企业受邀参加。此次推介会,旨在通过宣传保山在投资与旅居领域的核心优势,展示隆阳特色旅居产品、分享旅居产业发展机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旅居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生活选择。这场由保山市投促局、隆阳区人民政府主办,援滇干部保山小组参与的推介活动,在沪滇协作的纽带中,铺展开一幅跨越山海的发展长卷。
“保山,古称永昌,取‘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意。”隆阳区的推介人指尖划过地图,那条标注着“蜀身毒道”的细线格外醒目。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咽喉,这片土地曾见证马帮驼铃穿越澜沧江与怒江。隆阳素有“滇南锁钥”之称,自古就是一条对外开放的通商大道,是滇西的交通枢纽,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商大道“蜀身毒道”的咽喉要道和物资集散地,历代对外开放的门户,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滇西抗战重要的国际补给线滇缅公路穿境而过,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今,去年1670余万人次的游客量,续写着“滇南锁钥”的新传奇。屏幕切换到高黎贡山的画面,5726种植物与2389种动物的影像流转,有人轻声惊叹——这处“世界物种基因库”的每片绿叶,都藏着旅居的密码。
最动人的推介,莫过于可触可感的生活肌理。工作人员端上刚冲泡的小粒咖啡,醇厚香气里藏着世界“尤里卡”金奖的味道。会场廊道展台前,隆阳区勐赫小镇、永子小镇、汉唐城等旅居地产项目的介绍册被不断翻阅;小粒咖啡、蒲缥脆柿等农特产品备受好评。一位长沙参会企业负责人问:“从黄花机场飞保山,每周有几个航班?”得到每天都有的肯定答复后,她笑着说:“保山四季如春,温润之地,旅居正好。”
闵行区作为东西部协作对口城市,援滇干部在参加“投资保山·旅居隆阳”推介中,言语之间都在说着保山的好,诚挚地向长沙人民推荐一个能让心灵栖息、让身体休养、让梦想绽放的好地方——云南保山。
作为生活在保山的“援滇人”,感受最真:保山是一个能让时间慢下来,让身心静下来,让生活美起来的地方。今年,沪滇项目推进的79个协作项目中,农文旅与绿色食品项目已撬动数十亿元投资,正在从单纯输血转向携手造血。隆阳区潞江坝的案例尤为鲜活:沪滇协作资金建成小粒咖啡车间,正在建设的咖啡庄园民宿如火如荼进行,看着好地方、好空气、好咖啡、好食物、好温度,大家不禁期待、向往保山的好生活、好日子。
湖南济康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德升是土生土长的保山人,也是保山市人民政府产业投资招商顾问,在长沙创业25年多,公司主要做医疗器械和生态农业。得知家乡人到长沙推介,杨德升主动上台推介、宣传保山,一句家乡话“阿捞,回来喽!”,让人深刻感受发自内心的那份家乡情。杨德升说:“作为一名从保山走出来的企业家,希望能搭建一座桥梁,连接长沙的蓬勃活力与保山的深厚潜力。”
隆阳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钱树林是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他带着歌曲《走进香巴拉》来到推介会现场,用真情的歌声为家乡献唱、为家乡推介,当旋律在会场回荡时,会场里的湘音与滇语渐渐交融。
◆专题推介会上,保山小粒咖啡、脆柿、酸木瓜果酒等农产品参与展销,相关企业面对面与长沙企业对接。
会场外,有人询问咖啡深加工的投资政策,有人打听旅居地产的配套服务。窗外,长沙的霓虹初上;屏幕里,隆阳的星空正亮——那是高黎贡山的星光,也是山海协作的微光。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云南。但是来云南,一定要来保山。这里不仅是徐霞客笔下的“极边第一城”,更是一个能让时间慢下来、让生活美起来的康养胜地。正如那句被反复提及的话:“不是逃离,而是把生活过成诗。”当保山、长沙两地的距离被直飞航班缩短,当产业协作的根系在山海间蔓延,这场深秋的推介会,早已不止是资源的展示,更是一次跨越千里的生活邀约与发展盟约。
文稿: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