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继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重视中医养生的建议的提案(第05040135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医养结合基本情况
(一)民政领域养老情况。截至2024年年底,保山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0.8万人,占常住人口(239.90万人)的21.18%,2023年底的数据是48.5万,20.15%。一年时间老年人数量增加了2.3万人,增幅大于1个百分点。当前和今后可预见的一个时期,我市老龄人口将呈现出增长快,高龄、失智失能、空巢老人增多等特点,形势十分严峻。目前,保山市共建设各类养老机构63个,因进行养老机构“1+N”改革,现运营24个,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有12家,另有2个养老机构正在筹备谋划开展医养结合(昌宁温泉镇敬老院、姚关镇敬老院),具有代表性的是隆阳区老邻居护理院,由龙马中医院承办的中医医养结合护理院。在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重视中医养生对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有效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卫健部门医养情况。目前全市已实现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积极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数(医办养)1家,养老机构设立医疗卫生机构数4家,嵌入式机构数3家。有从事医养结合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25名,注册护士43名,康复治疗师4名,医疗护理员6名。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比例达到100%,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能得到持续的健康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隆阳区和腾冲市两个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个,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4个。全市实现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保健院中医科100%全覆盖,以及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3个中医特色科室100%全覆盖。5家中医医院均已设置急诊科,4家中医医院设置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中医医院全面纳入120急救网络统一调度。
二、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鼓励各级医院,尤其是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中医药的康复医疗、养生保健理念和技术融入健康养老的全过程。包括在养老机构中设立中医保健康复室,由专业中医康复医师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答: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比例达到100%,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能得到持续的健康服务。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在养老政策体系、服务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结合,推动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健全对接协作机制,强化整合照护,健全稳定顺畅的双向转接绿色通道,简化转诊就医程序,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二)“加大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投入。支持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能够提供中医体质辨识、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全面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答: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隆阳区和腾冲市两个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个,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4个。加快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增加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推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服务。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等级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示范带动各中医院不断加强老年病科床位配备,完善设施设备,提供慢病服务,建立高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提供综合连续的老年医疗服务。
(三)“支持中医药在养老机构中提供康养服务。鼓励和支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技师学院开设中医养生等专业,与养老机构联合举办实训基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中医特色、康复疗养及养老机构,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以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答: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执业站点和家庭医生工作站,提供就近就便的医养结合服务。目前,隆阳区民政局和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已经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保山市民政领域在医养结合方面相对滞后,尚未建成有典型可复制的医养结合试点,近两年来,保山市民政局先后三次到省内的楚雄、红河、昆明、曲靖几个州市,和省外的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也在积极的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向外引进优质资源,相信在后续的努力工作中,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加强中医药治未病能力建设。推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不断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在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加强宣传、推广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举办中医药养生养老科普讲座和特色主题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养生能力等。”
答:全市各级利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中医夜市、主题文化宣传、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健康咨询、特色义诊、名老中医专家走基层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与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养生保健相关的知识,如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中医药调理方法,以及四季养生、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等实用内容。以走进社区为重点,打通中医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子女白天繁忙不在身边、行动不变老人的出行就诊不便问题,推出“中医健康夜市”活动。医务人员通过把脉、测量血压,为老年人讲解不同体质的养生保健知识,解答符合其自身情况的中医药方面的疑问,并详细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知识,轻松享受“家门口”的中医文化服务。
三、下步努力方向
(一)促进中医养生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设施统筹规划、毗邻建设,(昌宁县福利院,相邻建设昌宁县中医院)加强医养结合协同协作,建立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到2026年,争取每个县(市、区)创建1个以上基层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逐步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志愿者为居家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
(二)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合作,提供老年疾病中医药防治、康养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设置中药房,配置煎药及中医诊疗设备,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鼓励中医医院采取自建、托管或与养老机构开展技术协作等多种形式,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乡社区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三)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科普宣传力度。以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为抓手,依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围绕老年人对中医药膳食疗、慢病管理、康复理疗等方面的需求,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科普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和防护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宣传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知识,组织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
(四)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技师学院开设中医养生等专业,与养老机构联合举办实训基地,并结合保山市民政局每年举办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进一步夯实养老护理人员的实训能力提升。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方面的科研支持力度,强化中医药防治老年疾病方面的创新探索。持续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对相关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助力老年人健康养老目标的实现。
最后,感谢您对民政、卫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