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9130195-9/20240814-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爱国卫生运动、健康云南行动
  • 发布日期
  • 2024-08-14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专报第26期保山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情况专报

腾冲市:噪声整治出实招 还静于民显成效

民有所盼,我有所应。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有群众反映“腾冲市腾越街道绮罗社区的某某KTV噪声扰民”问题。接到问题线索后,腾冲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核实。经现场核实,该KTV存在部分通道未安装隔音帘,通道经常处于敞开状态,营业期间客人大声喧哗的情况,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结合现场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立即现场指导帮扶,督促企业采取新增隔音帘、通道常闭、劝导大声喧哗等治理措施,噪声扰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为进一步加强腾冲市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整治,为周边群众营造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腾冲市组织开展了娱乐噪声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城市建成区居民住宅附近的KTV、酒吧、慢摇吧等娱乐场所的日常经营管理、噪声管控、未成年人保护等情况开展全面“体检”,对其营业高峰期噪声进行现场监测,发现问题督促立行立改,积极为群众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专项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检查居民住宅区附近娱乐场所8家次。

民有所乐,我有所成。下一步,腾冲市将持续巩固整改成效,加大对娱乐场所夜间噪声污染问题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以整改实效回应群众诉求和社会关切。(腾冲市专项办供稿)

隆阳区:绘绿美河湖蓝图 谱人水和谐篇章

近年来,通过绿美河湖建设,隆阳区大、小海坝水库生态系统持续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生物多样性丰富,常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建成了“有鱼有草有山有树”的生态系统,实现了“人水和谐”的美景。

隆阳区大、小海坝水库位于杨柳乡冷水村,均以城乡供水、农业灌溉为主,是兼顾防洪、生态用水的中型水库。大海坝水库总库容为2058万立方米,小海坝水库总库容为1677万立方米,设有大、小海坝水库管理站。

自绿美河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隆阳区紧密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严格按照《隆阳区绿美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要求,全方位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开展“河长清河行动”常态化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为重要抓手等工作措施,统筹推进绿美河湖建设。

通过绿美河湖建设,大、小海坝水库由原来的“城市备用水源地”升级到目前的“保山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是保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在隆阳,通过绿美河湖建设,不仅是大、小海坝水库,越来越多的绿美河湖也如明珠一样闪耀在隆阳大地上。(隆阳区专项办供稿)

施甸县:“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环城跑掀起运动狂潮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当下,奥运健儿们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奋勇拼搏,施甸县广大群众对奥运的关注和支持热情持续高涨。恰逢2024年8月8日是第16个“全民健身日”,施甸县举行2024年“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环城跑活动,激励人人健身、倡导天天健身、推动科学健身。

启动仪式上,发出了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的倡议,号召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并宣布 2024年施甸县全民健身活动正式启动。仪式落幕后,柔力球、武术、绳操、啦啦操等精彩表演逐一登场。无论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还是精神矍铄的中老年人,在舞台上皆精神抖擞、活力四射。特别是表演武术的小演员们,他们身法灵动敏捷、舞剑行云流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华武术的神韵。据统计,此次“全民健身日”环城跑活动共43个县直单位,700余名参赛选手参加,前300名参赛选手还获得了活动纪念品。(施甸县专项办供稿)

龙陵县:织密慢病管理网底 守护基层群众健康

日前,龙陵县统一县乡村三级慢病药品目录,在村卫生室陆续建起了慢病药品专柜,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常用慢性病药物。这是龙陵县建成慢病管理中心后利民便民的一大举措之一,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特别是行动不便患者的购药难题。龙陵县全县辖10个乡镇,部分乡镇距离县城路途遥远,百姓依旧存在看病就医不便等问题。

加强慢病体系建设,县乡村一体化推进。龙陵县自2023年3月成立慢病管理中心以来,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形成以总院(龙陵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乡、村三级协同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总院慢病管理中心—总院慢病专科—分院一体化门诊—村卫生室四级管理体系,围绕“防、筛、治、管”开展慢病全流程服务。慢病管理中心先后制定慢病管理方案、明确各级慢病专干职责、加大对基层医生培训,以分片区管理的形式完善慢病管理工作,通过与乡镇卫生院上下协作,形成连续畅通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县乡村一体化推进模式有效促进慢病工作高效开展。龙陵县还依托医共体药品集中采购管理中心,全县统一了县、乡、村三级慢病药品目录,由医共体统一进行采购,有效破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信息赋能慢病管理,精准高效一网归集。为更加精准、高效地开展慢性病管理,龙陵县率先在全市引进慢性病管理系统、糖尿病信息化平台、高血压信息化平台,利用新质生产力,实现“一网归集、闭环管理”。目前全县在册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慢阻肺六类慢性病57700余人,该系统通过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公卫系统互联互通,可实现对慢病人群的自动筛查、分类建档、分类管理,最大限度避免漏管。慢病患者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定期复查和长期药物治疗,龙陵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慢病患者诊疗“快起来”。不仅如此,龙陵县还建立了医共体“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系统,实现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慢病患者在乡检查(复查),县诊断,有效破解了基层专科医生不足的情况,为辖区慢病患者提供更高效、专业的医疗服务。

医防融合早筛早治,筑牢慢病健康防线。龙陵县坚持“防大于治”的理念,积极探索慢病医防融合管理新模式,将关口前移,促进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如:聚焦高危人群的管理,建立早期识别、干预机制;制作百姓喜闻乐见的健康科普短视频、撰写健康知识文章,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健康宣教面;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健康宣教、义诊和筛查活动。

自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以来,龙陵县全县主要慢性病高危人群共登记建档5327人,随访管理2609人,随访率达48.9%,同比省慢性病综合防控基本公卫要求高18.9%,发布健康科普视频文章139篇次,组织活动18场次。(龙陵县专项办供稿)

昌宁县:共治共建 打造卡斯绿色安全新名片

卡斯镇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进一步提高群众卫生健康意识,引领健康绿色风尚,打造美好人居环境。

聚焦重点,以点带面深入推进。重点关注“路边、村边、屋边”等容易出现违规倾倒垃圾问题且整改后容易反弹的区域,集中力量整治难点痛点,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发动两委干部、党员以及志愿者队伍对各村周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卫生检查与整改,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深入工作,全面保障食品安全。卡斯镇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以严格标准要求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情况,对集市、商店、饭店等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刻要求按标准整改。同时,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发布食品安全相关内容,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倡导群众健康饮食、文明就餐,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集成合力,爱卫活动纵深开展。统筹结合多项环境整治、卫生整改工作,多部门联动发力,网格化划分责任,夯实工作基础,并着力发动群众力量,共治共建,进一步营造绿色、安全的环境与风气。(昌宁县专项办供稿)


【简讯】

腾冲市:8月8日,第十六个全民健身日上午,由腾冲市教体局主办,市体育发展中心承办的健身操培训在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开班,共有来自城区200余名健身爱好者参加培训。培训由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教授,选取观赏性、健身性较强的规范动作和节奏欢快的音乐编创成套,对习练者肩、腰、胯等身体部位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培训班的举办对持续推进健身日活动开展,丰富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满足健身爱好者多元健身需求,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是引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习惯,让“今天您锻炼了吗?”成为日常问候的有力推手。(腾冲市专项办供稿)

施甸县:近日,甸阳镇袁家村镇挂村负责人协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成排污小组对响水组堵塞的化粪池管道进行了疏通。经过几天的连续作战,终于将化粪池疏通干净。随后排污小组对各辖区内易出现堵塞外溢的化粪池进行摸底排查,及时查清问题并梳理破解,把事后“清堵”变事前“清疏”。下一步,袁家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将持续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匡正实干导向、践行群众路线。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把民生事办到民心里,在为民服务一线办实事、解难题。(施甸县专项办供稿)

昌宁县:近期,勐统镇集镇办在勐统镇关键的水源区“龙洞”实施了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水面垃圾、疏通堵塞沟渠,切实提升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确保周边农田的安全用水。龙洞作为勐统镇至关重要的灌溉用水水源地,肩负着周边大量农田耕地的灌溉重任。鉴于连日降雨,龙洞的部分通水沟渠被淤泥、落叶等杂物所堵塞。为保障灌溉的正常进行,勐统镇集镇办迅速组织人员展开专项整治,共计清理堵塞沟渠 20 余米,清理水面 40 余平方米,有力地保障了灌溉水源的供水安全。接下来,勐统镇将继续推进水源保护和河道清理工作,切实消除因汛期降水所引发的隐患,全力守护好勐统镇的水源。(昌宁县专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