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9130195-9/20240911-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爱国卫生运动、健康云南行动
  • 发布日期
  • 2024-09-11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专报第30期保山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情况专报

隆阳区:植此新绿“三步走” 绘就绿美新画卷

为扎实推动绿美社区建设,近年来,隆阳区永昌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结合“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万名党员进党校·善洲故里先锋行”等活动,整合辖区单位、企业商圈、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网格单位、小区物业等社会力量,采取组织联建、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做的方式,见缝插绿、增植补绿、植树添绿,绘就永昌绿美新画卷、营造全民爱绿护绿氛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永昌,在辖区范围内掀起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绿”动热潮。

见缝插绿 装好绿美社区“定位器”。基于硬件基础、区域资源、群众基础等优势,永昌街道以“党建引领、街道统筹、社区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管”为主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绿化美化责任制、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将位于海棠路两边的上营小组作为绿美社区建设示范点,移植栽种绿植100棵,盆花布景320盆,新增微菜园25个、微绿地12个,新增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辐射带动周边绿美城市建设,通过示范点打造引领助推绿美城市建设工作。共组织开展绿美活动70余次,建设绿美社区12个、打造绿美街区1个、绿美街道3段,新建小游园6个,用好公共绿化空间用地、实现生态空间共享。

增植补绿 定准绿美家园“风向标”。围绕绿美小区建设目标,明方向、定规矩,项目化、清单化实施绿美社区建设工作。积极推动老旧闲置空地更新换代、提质增效,种植樱桃树、杨梅树等,完善小区周边绿化功能、提升现有绿地品质。党员带头捐赠一棵树形成带动,联系挂钩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护,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绿美小区建设,实现党建引领共建绿美社区。发动群众“一起干”,在老旧小区、闲置空地、零散土地栽种苗木392株,新增绿化面积30920平方米、党员群众捐赠绿植花卉212盆,实现“老旧小区增绿、闲置空地补绿、房前屋后共绿”的城市建设绿美新画卷,为“小区在林中、居民在绿中”的绿美社区增绿添彩,通过实际行动推动中心城市绿美城市建设。

植树添绿 唱响全民参与“大合唱”。结合隆阳区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永昌街道认真落实“网格连线、党员联户,分域覆盖、全域提效”工作机制,聚焦辖区单位、企业、学校、网格单位、小区物业等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创文创卫、志愿服务的联动力量,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栽管并重,发动在职党员、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城市绿美建设义务植树活动,持续在追“清”逐“绿”上下功夫,勾勒出一条生机盎然的“绿丝带”。利用荒山荒地、空地闲地、河埂坝堤等无乔木地带和城市道路、小区、单位的增植补绿、植树添绿,在山林、河道、水库、商圈、广场等地开展义务植树。同时,组织开展墙体、屋顶、阳台等立体绿化美化1500余平方米、居民房前屋后景观提升700余处,描绘一幅“干部带头干、居民跟着干、全员一起干”的建设蓝图,实现绿美建设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共享。隆阳区专项办供稿)

腾冲市:盘活特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马站乡三联村立足发展实际,强化组织引领,厚植土陶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做好“非遗传承、电商发展、产业优化、环境提升”四篇文章,实现集体经济增加、直播带货增收、家风培育提效、人居环境提质,致力打造三联“凤尾土陶”产业优质品牌。

做好“土”文章。三联村旧名“凤尾乡”,祖辈多为制陶艺人,有民谣流传“蒋家蒋大瓮,孙家孙小瓮”,从明朝至今,在薪与火的传承中已经有500余年的历史。三联村充分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推送6名非遗土陶传承人到景德镇、建水等制陶名镇学习精湛的技艺和现代制陶理念,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培养乡土文化人才5名,促进土陶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截至目前,三联村长期从事土陶制作的有76户,以孙成宗师傅为代表的制陶艺人,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耐心,将平凡的泥土变成精美的陶器,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土陶产业发展200多人,每年为全村群众带来600万元以上的收入。

做强“电”文章。“党建+电商”是三联村推进农村网络终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新的尝试,探索出了一条“外引+内培”双重方式做强电商发展的新路子。村党总支部引入“滇西阿鹏”直播团队为群众销售马铃薯4.5吨、直播收入1.9万元,并通过与电商直播团队“宝易”合作,构建“农特产品”销售新平台,通过直播销售红菌、牛肉干巴等农副产品,为群众提供收入4万元。同时,村党总支部还积极争取资源开展电商培训3次,培训“电商达人”33名,开通“驼峰腾牛牛肉生鲜”“驼峰腾牛品牌三联村”“腾冲小碗匠”等抖音、快手、微信直播账号33个,销售土陶、花卉等产品,直播群众人均收入超过8万元。

做优“产”文章。三联村强化组织引领,成立腾冲市凤腾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1000多亩,种植工业辣椒、烤烟、马铃薯、茯苓等,为村民长期提供务工岗位120余个,带动村民增收 200多万元。与腾冲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搭建展销平台,加大精美土陶销售力度,增加合作社收入,助力“凤尾土陶”品牌打造。三联村立足实际,建成三联土陶文化产业园,打造集产品展销区、文化体验区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园区,面向社会统一招租,带动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通过整合老旧资源,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成小型农贸市场1个,设计摊位30多个,统一集中售卖,解决了原来摊位凌乱导致消防通道不畅等隐患,方便农户的同时也便于管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

做美“境”文章。三联村在入村主干道两旁栽种桃树600多棵,绿化了乡村道路,多次组织党员清理辖区刘家河河道,清除淤泥垃圾2吨,使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变废为宝,利用瑕疵土陶制品打造土陶文化墙,通过巧妙设计布局成为“网红”打卡点。筑巢引蝶,吸引北京籍“新腾冲人鸿姐”开设保山地道小粒咖啡茶馆,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三联村积极开展小集镇整治,通过加强街道管理,严禁小商贩占道经营,改造升级农贸市场,规整村容村貌,维修古井古榭,让传统古村在干净整洁的同时又保留独有的韵味。三联人在长期从事土陶加工制作中,凭着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和辛勤付出,不断汲取精粹,逐步形成了三联厚德载物、勤劳孝悌的家风家训,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腾冲市专项办供稿)

昌宁县:院坝协商助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近期,翁堵镇联合昌宁县政协以“垃圾分类利用,改善人居环境”为主题,在翁兴村开展院坝协商议事活动,组织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培训,号召基层党员、村民代表从我做起,带动身边群众助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翁兴村地处翁堵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5公里,距昌宁县城32.5公里,主要产业以茶叶、烤烟、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山区村。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畜禽粪污处理,已成为令翁兴村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

通过协商,达成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推行垃圾分类。引导群众对产生的垃圾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按绿巨能公司收购标准进行分类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按垃圾清运处理要求进行分类处理。二是改进回收利用。绿巨能公司要根据群众需求,合理优化收购点位、收购时间,及时公开收购价格,设置日常代收点。三是强化户厕管理。加强户厕日常管理,勤打扫、勤消毒。四是绿化美化环境。引导群众养成不随手丢垃圾、不乱倒垃圾的习惯。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建设花园、菜园、果园,绿化美化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协商议事会议上,根据协商形成的四个方面共识,还协商讨论了《翁兴村人居环境提升六条措施》,昌宁县绿巨能供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就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进行了培训讲解。昌宁县专项办供稿)

龙陵县:“院坝协商”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近日,县政协、象达镇党委、政府领导、朝阳村“两委”干部,象达镇政协委员联络组、群众代表以及镇直有关部门人员齐聚一堂,围绕“提升村庄颜值,丰富乡村内涵”为主题召开“院坝协商”会议。此次会议旨在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凝聚共识、建言献策,以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心民生,找准问题症结。朝阳村澡塘头自然村到百花寨自然村道路涉及朝阳村4个村民小组205户913人。因缺乏管护,沿途杂草丛生,群众占用公共资源乱堆杂物导致车辆无处停放,且寨子无绿化设施及平常休息聊天的场所。经县政协、象达镇党委、政府、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和充分调研,聚焦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协商在基层工作,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把澡堂头自然村建设纳入院坝协商议题,决定对该路段进行改造提升,围绕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开展协商,带动当地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达成共识,积极把协商共识转化为协商成果,逐步绘制出一幅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达成共识,协商助推建设。在院坝协商会上,与会人员紧扣主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言,提出了希望对大沟进行清理、小组旁竹棚树木众多,雨天道路湿滑易导致摔跤,要借此机会消除安全隐患等意见建议。最终,与会者就如何更好地建设停车场、凉亭、广场,如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及建设后如何健全机制进行管护等达成了共识。

抓好落实,促进成果转化。象达镇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凝聚共识促转化,推动责任共担促转化,聚焦力量共建促转化、聚力设施共管促转化、注重成果共享促转化。鼓励小组主动发力,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村党总支要发挥引领作用,充当领头羊的角色;镇级要做好资源的协调分配。各方要齐心协力,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同时,希望村级积极完善后续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基层自治能力。龙陵县专项办供稿)

施甸县:多措并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一直是群众茶余饭后的热议问题,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事项。一直以来,施甸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始终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上做思考,在提升群众看病流程上做优化,在看病就医体验上抓提升,有效办好群众的身边实事。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全县16个公立医院通过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授课的方式,围绕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改善和促进医患沟通、日常如何提升服务态度、医务人员应该如何注重礼仪等内容为重点,对全县所有医务人员开展专门培训。通过培训,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宗旨越发浓烈,能在日常与群众的沟通中反思培训案例,有效地与群众进行沟通,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医疗服务人员“微笑式”服务逐步彰显。

设置医院导医岗位,方便群众有效就医。乡镇卫生院已全面设置导医台,并制定导医流程和制度,安排医务人员开展导医服务。主要负责将患者引导至预检分诊区域,进行登记和核对信息;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询问症状、病史及相关信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例信息,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可能的诊断方向;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根据紧急程度和科室需求分配到不同的诊疗区域;根据患者病情所需的科室进行方向的指引,特别是对待老幼人群,将患者送到需要就诊科室门口。

加大医院卫生整治,提升群众就医体验。13个乡镇卫生院指定每月一日为环境提升日,全院总动员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范围内的村卫生室开展环境检查和督导,对室内、室外,特别是病床卫生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整治;各医疗机构除早上上班前、下午下班后一小时内完成医院清洁以外,中午和晚上适时增加对卫生间的清洁,同时设置必要的香薰和洗手液。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切实解决了“卫生院(卫生室)不卫生”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施甸县专项办供稿)


【简讯】

隆阳区:为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汉庄(永盛)市场监管所于近日深入学校,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培训。范所长围绕工作服穿戴、每日晨检制度、三防设施(防蝇、防尘、防鼠)的设置与使用、专间及各功能区的布局与操作流程、食品放置时间限制、食品存储条件要求、清洗池分类使用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确保每位食堂人员都能掌握关键要点。还特别强调了专人专间专用的重要性,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范所长就晨检流程、工作服管理、门窗密封性、专间及功能间卫生状况等具体问题向食堂人员提问,通过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潜在的问题和误区。培训还结合了当天早上的检查结果进行交流,对进货查验、资质证明及索证索票、检疫检验合格证明等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讲解,要求食堂必须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还进一步规范了食堂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餐饮服务。隆阳区专项办供稿)

腾冲市:近日,我市召开2024年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会,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各市场监管所所长等近60人参会。会上,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围绕食物中毒应急救治及公共卫生安全、校园食品安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做了风险分析专题发言,市食安办总结了1至8月份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一是食物中毒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二是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治理难度大;三是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仍有待加强;四是餐饮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仍有差距。截至目前,我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但也要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防”大于“治”,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各食安委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以问题为靶向,找出破解难题的着力点,逐步化解风险隐患,实腾冲市专项办供稿)

隆阳区:近日,红花社区联合保山生态环境局隆阳分局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孩子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泰龙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开展了人居环境提升大整治,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为居民群众创造更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红花社区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彩页、PPT、垃圾分类小动画和知识问答等形式,生动形象地为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垃圾投放时的注意事项等,并利用常见的生活垃圾进行举例演示,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垃圾具体分类。随后组织孩子们参加趣味游戏,将垃圾手工贴画进行分类投放,生动形象的实物操作让他们懂得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的价值与意义。泰龙社区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用锄头、镰刀仔细清理辖区排水沟边的杂草,把沟上的泡沫、塑料纸等白色垃圾捡起来,防止天气炎热,垃圾腐败,导致细菌滋生,影响人居环境。同时向附近的居民宣传环保意识,呼吁大家一起行动,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隆阳区专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