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人居环境焕新颜,美丽家园入画来
一线推动见成效。鸡飞镇珠山村党总支以大田头自然村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立“1+3”攻坚机制体系,采取“党总支牵头、支部落实、党员示范、党群互动”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对大田头自然村68户农户开展村容村貌提升、旱厕改造、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工作,全面提升珠山村人居环境质量。年内,开展村组“红黑榜”评比9次,选树人居环境示范户30户,美丽庭院评比10户,通过采取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更净、更美。
创新举措破难题。改厕方面,对大田头自然村68户农户改厕情况进行“回头看”,严格对照改厕标准,查问题、列清单,挂销号管理。垃圾治理方面,制作上墙村规民约的相关制度2块,与68户群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村民小组设置垃圾池、农户设置垃圾箱,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整村控量。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常态化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坚持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区位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制定治理模式,确保“应收尽收、应建尽建、应治尽治”。
全员参与固成果,干群结合出实效。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到示范创建工作中来。目前,共开展环境整治14场次,营造了干部群众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多样活动聚合力。组织开展“美丽庭院看我家”活动,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建设篱笆小菜园。如大田头村民小组14户,充分利用家门前空地,栽花种草打造小花园;6户破除重重阻力,清理了多年堆放在柴草堆。积分奖励促自觉。推行清洁积分奖励制度,村“两委”成员按照“门前五包”要求,半月一检查、每月一评分、每季一评比,群众凭积分券到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养成了主动参与和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昌宁县专项办供稿)
隆阳区:以“绿美”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芒宽乡西亚村在推进绿美乡村生态建设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措施,实现了村组干净整洁有序,推动了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西亚村坚持党员干部当先锋、带头干,示范带动村民群众、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绿美建设,参与到环境治理、道路墙体美化、“小庭院、小花园、小菜园”的建设中。由村总支牵头,落实网格包片工作制度,分片包干开展宣传和发动工作。累计开展活动20余次,已发动干部群众、志愿者等100多人次参与。
同时,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乡土文化、孝道文化、科普知识、文明礼仪、交通安全、卫生常识等内容融入文化墙,在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积极传播孝爱勤廉、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理念,把墙壁变成村民接受文化熏陶的“露天课堂”,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倡树新风,崇尚道德,弘扬正气,使文明新风成为美丽乡村的和谐音符。
此外,西亚村制定了《西亚村绿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篇》《小组文明卫生家庭评比制度》《家庭环境卫生“红黑榜”实施办法》等,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开展人居环境“红黑榜”考评。结合美丽庭院建设评定工作,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以“家庭小美”助力“全域大美”,真正实现一步一路皆美景、一景一物忆乡愁的乡村振兴蓝图。(隆阳区专项办供稿)
【简讯】
昌宁县:卡斯镇精心组织,通过上街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办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多次展开村“两委”有关乡村环境卫生会议,在村中悬挂爱国卫生标语,组织各村宣传栏板报。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充分发挥村和各单位的作用,在全镇掀起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活动集中整治活动。以爱国卫生活动为契机,充分动员广大群众,以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多次开展消除白色垃圾、治理污染和街面卫生大整治活动;加大整治管理力度,对交通、卫生、市场秩序进行进一步整治,环境质量、卫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重点治理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堆、杂物乱摆的“五乱”现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卡斯镇爱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昌宁县专项办供稿)
隆阳区:近年来,隆阳区西邑乡持续开展集镇综合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不断“扮靓”集镇面貌,全面按下集镇“美颜”键,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今年七月,西邑乡开展永信集镇经营秩序整治规范集中攻坚行动,对农贸市场实行划行规市管理,规范设置水果区、小菜街、小吃街等,划定摊位29个、停车位700余个,有序引导商户入驻农贸市场经营,坚决取缔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行为。 经过此次重点整治行动,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真正实现了还路于民,有力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为居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通环境。 同时,西邑乡还完善“门前三包”和环境卫生包保负责制度,常态化开展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织全体乡干部、志愿者及环卫工人,每天早上对各自网格区域开展“捡起小烟头,拾起大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集中清理集镇主街道、沿街商铺门前的杂物垃圾。 据了解,西邑乡创新集镇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将集镇划分为26个网格区域,通过“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的工作模式,对每个网格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管理,以网格化管理促上下联动,形成逐级负责、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隆阳区专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