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隆阳中心城区秋冬树木修剪正当时
为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保障树木健康生长,近期,隆阳区对保山中心城区道路及城市公园的树木进行修剪。
在梨花路上,为树木修枝打杈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业现场,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他们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对枯枝、病枝、交叉枝等进行精准去除。为了减少对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工作人员还在作业现场设置了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每年的秋冬季,我们都对接近电线的树枝进行修剪,就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减少病虫害,使来年树枝发育得更好。
近年来,隆阳区持续推进“绿城市”专项行动,根据城市绿化生长习性及其树型、冠幅、长势等情况合理开展修剪工作。
通过精心修剪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有助于保持绿植整齐的形状和适当的大小,提升城市绿化的整体美观度,优化沿街居民生活和商户营商环境。促进树木健康生长,有利于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调节水分和养分供应,预防病虫害。消除安全隐患,能控制树木高度、降低重心,减少极端天气下的树木倒伏风险,解决道路行驶视线遮挡问题。
据了解,目前已对兰城路、建设路、三馆文化园、行政广场等道路及城市公园的树木开展了修剪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日常管护力度,11月份将对城区乔木开展涂白工作,提高乔木御寒、抵御病虫害能力,为群众营造优美舒适的绿化环境。(隆阳区专项办供稿)
施甸县:“一束光”温暖一座城——致敬环卫工人
从春意盎然到秋风落叶,从烈日炎炎到寒风萧瑟,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那一抹亮眼的橙色从未缺席。身着橙色服装的环卫工人,用双手扫大街、清垃圾,从黎明前的黑暗到夜幕降临后的万家灯火,那一束束亮眼的橙光成为最耀眼的颜色温暖着每一座城市。
凌晨5点,在施甸县县城,云南骏洁环卫有限公司的清扫保洁员张绍彩和“搭档”郑桂香就来到了所负责清扫的街道打扫大街,他们要在早晨7点以前完成这条大街的清扫任务。昏黄的路灯下,“唰唰”的扫地声格外清晰,张绍彩和郑桂香“搭档”打扫街道8年来,两个人配合默契,效率极高,凌晨5点他们一起到岗清扫,清晨7点以后,留下一人值第一班7点至11点,另一个人值第二班11点到20点。
大街清扫干净后,接着清洗果皮箱,张绍彩提来了一桶干净的水,湿了抹布,双手挤干后开始用力擦果皮箱,从果皮箱的顶部开始擦起,再到侧面、底部、缝隙,每一个地方都被她擦得干干净净。
每天弯腰28000余次,挥动扫帚60000余次,清扫大街20000余平方米,说起这份工作,张绍彩觉得虽然很平凡,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依然每天都有满满的收获。
“每当看到我们打扫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市民们露出满意的笑容,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张绍彩说。
云南骏洁环卫有限公司垃圾收集员张运朝今年42岁,从事垃圾清运工作3年多,每天7点30分至11点,15点30分至19点,在城市的大小街道往返4次,把垃圾桶的垃圾装到垃圾车,再把垃圾中转到中转站。面对脏累的工作环境,张运朝始终保持着对环卫工作的热爱,把每一个垃圾桶清理干净。
“当垃圾桶的垃圾被我们清空,路过的行人都说这条街真干净时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张运朝说。
扫地车驾驶员章全敢今年57岁,从事机械清扫工作8年多,驾驶过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扫地车,无论驾驶何种车辆他都认真学习研究。每天他驾驶着扫地车沿着马路边缓慢前行,既要精准清扫路边的垃圾,又要注意观察后方的行人和来车情况,还要不断切换操控按钮,安全驾驶,把道路清扫干净是他不断追求的目标。
他们没有更多的语言,只是用心温暖着城市的每一寸肌肤。在这座小城里,160多名环卫工人每天人工清扫街道32条90余万平方米,机械清扫街道28条70余万平方米,每天清运垃圾90余吨。
他们始终坚守,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让我们向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致敬!(施甸县专项办供稿)
龙陵县:环卫工人让城市环境更美好
每天清晨7点钟,家住龙陵县龙山镇杨梅山村的范保才就用摩托车载着妻子从家出发,到离家7公里外的县城开始一天的环卫工作。
“无论天晴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天7:15我们都会提前到达岗位,到各自负责的区域打扫卫生。”范保才拿起扫把,动作娴熟地清扫着地面上的落叶,对于一些“藏”在草丛中的烟蒂等垃圾,他会用手一点一点拣出来。范保才告诉记者,他和3名同事主要负责龙山路与龙玉大道之间的区域,妻子则负责维护抗战纪念广场的卫生。
龙陵县城区清扫保洁面积58万平方米,共有环卫人员139人,范保才只是其中一员。他多年来靠做木工维持生计,后来因为油漆过敏不得不放弃木工,于2022年开始从事环卫工作。他的妻子邵押仙比他做环卫工的时间长,从城市绿化带的苗木管护,到维护东坡森林公园卫生,再到打扫抗战纪念广场,已近10年。
每天,环卫工人们穿梭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大大小小的公园,不停地忙碌着。“年纪大了找工作很难,现在离家也不远,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逢年过节会有一些小礼品,一个月能调休3天,也算不错了。”范保才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满意。他还表示从木工到环卫工,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负责的区域只有时刻保持干净,心里才会踏实。
同在环卫岗位上工作了12年的戴炳席告诉记者,由于负责的路段不同,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6点已经上岗工作。最开始做环卫工那几年,各种垃圾都很多,尤其做街面保洁,刚刚扫干净,一会儿又有垃圾了。近年来,随着市民素质的提高,顺手扔果皮纸屑、烟头的人少了,工作起来也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但过年过节的时候,每天的大型垃圾桶还是满满的,环卫工人们得加班加点地清扫。
问及累不累,当天采访的环卫工人都说,如果说当初选择环卫这份工作是为了生活,那么经过了这些年,更觉得这份工作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看到城市里有一个角落因自己的双手变得干净整洁,他们更加理解环卫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份职业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环卫工人将清扫的垃圾集中堆放在垃圾桶和垃圾房后,负责垃圾清运的工作人员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一边驱车前往各个点收集垃圾,一边归类各类垃圾,然后才运往垃圾清理站集中处理。截至目前,龙陵县城共投放垃圾桶1392个,有垃圾清运车24辆,垃圾清运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除了垃圾清扫清运外,雨季保洁也是环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龙陵漫长的雨季里,城区整洁受到严重影响,相关部门都会提前统一安排部署,人员、车辆积极开展雨中保洁工作,全力保证城区环境卫生质量。环卫工人穿梭在大街小巷,采用“人机结合”、相互协作的方式及时清理路面积水和排水口周边被雨水冲积的泥沙、垃圾,连班作业,确保县城道路干净通畅。
如今,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大大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在广场这边锻炼有5年了,每天来到这儿,卫生都做得很好,地面干净,休闲桌椅整洁,在这儿锻炼和休闲心情都很愉悦。”经常到体育广场锻炼的王女士频频称赞道。
据悉,近年来,龙陵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绿美龙陵”建设。如今,龙陵已经获得“云南省美丽县城”称号,在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中,龙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曾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扬,并在“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等工作创建中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全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荣获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称号。(龙陵县专项办供稿)
昌宁县:整治公路沿线卫生 美化通行环境
近日,温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在温泉镇高速路口周边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活动,进一步改善公路沿线路域环境面貌,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针对“沟边、路边”环境卫生脏乱差、白色垃圾多等问题。活动中,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分工合作,有的提垃圾袋、有的拿火钳,认真清理路边塑料瓶、塑料袋、纸屑、废弃物等。
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散落和堆积在道路两旁垃圾以及卫生死角均被清理干净,公路周边环境焕然一新,累计清理公路两侧垃圾长度约4公里,清理垃圾10余处。
温泉村党委书记说:“很多大卡车都会在温泉镇高速路口周边停留休整,产生很多垃圾,导致温泉镇高速路口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所以我们今天组织志愿者来清理,还公路沿线一个干净的通行环境。”
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用双手美化了环境,也向周边群众及过往游客传递了“环保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温泉村将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辖区内主要路段
及各卫生死角的清理整治,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为辖区群众及公路沿线居民营造“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及宜业宜居生活环境。(昌宁县专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