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家风”带“新风”,文明新韵促发展
龙山镇杨梅山村草坝坡安置点上来自不同寨子的66户村民,通过家风家训融合、团结、发展,不仅谱写了文明和谐的新寨风,还带动着全寨人民画起了整洁风、富裕风。
家风家训贴上墙,同心共话文明风。草坝坡群众家的家风家训覆盖方方面面,包含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等方方面面。陈付明是杨梅山村的村民代表,他家的家风家训是“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谈到家风家训,“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根’,只有把这个‘根’守住,家才会兴旺发达。自从我们家的家风家训上墙以来,我们整个家庭都以这个家风家训为标准,积极向这个家风家训靠拢,我们尊敬老人、关爱小人,夫妻两个也和睦相处,整个家庭和谐幸福!”家风家训的作用是润物无声的,将尊老爱幼、公正廉洁等融入了群众日常生活中,极大地促进了草坝坡的乡风文明建设。
建章立制美环境,齐心吹起整洁风。草坝坡群众齐心协力提升人居环境的意识与家风家训密不可分,常态化对村庄道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形成四季有景可赏的新面貌;对辖区内道路两旁、公共区域、房前屋后、沟渠暗角、私搭乱建进行全方位整治,通过“定点收集、村级转运”的处置模式,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今年来,共组织开展大清理大整治8次,拆除安置点公共区域搭建的杂物棚、临时猪圈(鸡圈)16个。制定了农户包环境卫生、包绿化养护、包建筑管理、包垃圾清运的“四包”责任机制,由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组成交叉评比组,坚持组长每天巡查一遍、村干部每周检查一次、组内每月评比一轮,对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好和自家庭院干净整洁的授予“最美庭院”流动红旗,通过示范带动、评优树模,实现了家家户户从“要我干”向“主动干”、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到“整洁美”的蝶变新生。
家家户户搞发展,用心谱写富裕风。草坝坡的家风家训上墙以后,“家风”有效带动了“寨风”“软教育”的作用慢慢显现出来,整个安置点“等靠要”的人少了,“自立自强”的人多了,特别是2024年杨梅山“千万工程”试点打造以来,草坝坡家家户户搞起了庭院经济,目前杨梅山草坝坡安置点种植石斛花苗近3万盆,平均每户种植石斛花卉400-500盆,预计每户群众能增加收入2000元-4000元。同时,在家风家训的教化引导下,草坝坡的群众思想“活”了,思路“宽”了,开始主动向电商达人学习做法、经验,探索发展石斛花“+电商”“+文旅”等模式,希望带动更多农民踏上电商带货之路,以此拓宽销路,增加全寨收入。
在杨梅山村草坝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助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风的建设也让这个新寨子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龙山镇将鼓励更多村(社区)参与到家风建设中来,推动家风家规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龙陵县专项办供稿)
施甸县:环境整治焕“新颜” 清洁市容迎“市运”
为切实开展好保山市第五届体育运动会县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巩固拓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推进健康县城建设,11月1日,施甸县在县城建成区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攻坚月活动,共同守护干净整洁有序的县域环境和文明形象。
整治活动中,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社区群众积极响应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攻坚月活动,迅速行动,围绕主次干道、商业步行街、背街小巷、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公园、公共厕所等薄弱环节,对网格区内白色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清扫,对小广告、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立式挂耳式广告牌、“五堆十乱”等进行清理,并对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开展劝导,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倡导广大党员、各类志愿者协助做好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督促各类场所经营者落实商户“门前五包”责任,共同宣传并带动身边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持续擦亮人居环境“底”色,不断扮靓县城“新风貌”。
据悉,此次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攻坚月活动时间为1个月,分为5期推进,整治范围覆盖城区40个网格公共区域场所,内容包括清理垃圾、杂物、废弃物、小广告,修补破损路面、路灯、窨井盖等,确保城区整体环境面貌明显改观。通过活动的开展,旨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良好氛围,以干净、卫生、有序、文明的“施甸形象”迎接市运会的圆满召开。(施甸县专项办供稿)
腾冲市:环境整治不停歇 绿美乡村展新颜
为进一步巩固北海环境整治成果,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容村貌,11月1日—9日,北海镇内掀起了一轮环境整治热潮,全镇清运垃圾20余吨,清理河道近10公里,实现了生态更优美,环境更清洁,村庄更宜居。
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镇村干部、党员、群众齐参与,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分工有序、细化标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微信群、大喇叭等全方位、多渠道广泛引导群众参与到整治行动中,不断提升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确保村域整洁、路域通透。
聚焦重点、全域覆盖。整治活动中,全镇各村因村制宜,紧盯环境重点问题,聚焦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村内外主要干道、垃圾坑、垃圾带、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存在的垃圾、杂物进行“地毯式”清理,以“人力+机械”方式,对村内全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确保环境整治全方位、无死角,竭力打造干净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强督导、巩固成果。北海镇在环境整治中始终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巩固,全面深入推进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成立督导检查组,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当面反馈,限期整改,不断健全垃圾处理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确保环境整治工作长治长清。
经过全镇干部职工、村民群众一整天的辛勤努力,此次环境治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各村村内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道路干净整洁、河清岸绿景美,整个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家园意识。许多村民表示,今后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共同守护北海这片美丽的家园。(腾冲市专项办供稿)
昌宁县:人居环境整治焕新颜
近日,耈街乡水炉村组织11个村民小组的党员、村民和志愿者等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营造了干净、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此次整治行动主要对村庄道路、杂草杂物和积存垃圾等进行重点整治。整治行动中,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整治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村民树立了榜样。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拿起锄头、扫帚、铲子、镰刀等工具,参与到整治行动中。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用实际行动为全体村民创造了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过此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水炉村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下一步,水炉村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水炉村环境提升组组长朱珍说道。(昌宁县专项办供稿)